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现今,猎头已经几乎成为企业在招聘人才这一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而不同文化环境下,各文化内不同国家使用猎头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本文旨在分析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以及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尤其是英美两国的企业,对猎头的不同使用方式以及理解模式,以及探究猎头这种新的人才寻访模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主要运作模式和发展空间。
《跨文化交际学》(陈国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一书,以跨文化交际这一主题叙述,来突出跨文化技巧或技术的方法与知识,亦强调跨文化交际或传播的原则与理论,帮助学习者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中国人的价值观》(杨国枢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一书,共收论文十篇,分别由心理学者、社会学者、人类学者及经济学者所撰写。这十篇论文在内容上所涉及范围颇广,且各位作者的学科训练背景不同,在探讨价值观问题时采取的立场也有较大差异。可以理解此书为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所提出的一套关于价值观问题不同论述方式的“标本”。因此可以从各文论述的不同角度与理念,深切体会中国人价值观问题的复杂性,并为进一步研究猎头这一外来文化在中国人固有的价值观中的体现,提供堪与探讨的文本。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基本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介绍猎头文化的起源,演变
2. 介绍西方和中国的猎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被认知度和发展模式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 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中西方不同人文环境以及其所导致的猎头发展历史及现状
2. 通过网络搜集中西方猎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现的状态的相关资料
4. 参考文献
1.CHENGuo-ming(陈国明). 跨文化交际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YESheng-nian(叶胜年). 西方文化史鉴[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YANGGuo-shu(杨国枢). 中国人的价值观[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5. 工作计划
1、第七学期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3、第八学期1-4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The Symbiotic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aking Moby Dick as an Example开题报告
- An Interpretation of Educ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开题报告
- The Application of Stratified Teaching Model in Junior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the Core Literacy Context开题报告
- Scaffolding Teaching of the Whole Book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Context: Taking “Heibrin Readers” Series as an Example开题报告
- Develop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eep Reading Ability开题报告
-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al Internship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Identity and Teaching Beliefs of Pre-service English Teachers开题报告
- A Study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Smart Classroom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Competences开题报告
- A Study on the Error Types of Mother Tongue Negative Transfer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开题报告
- A Study of Stereotypes in Green Boo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开题报告
-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lague of Do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Criticism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