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桂枝药对提取物LC-MS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02 11:25: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统计荆芥-桂枝药对的临床使用情况。利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荆芥-桂枝药对水提取物、甲醇提取物。结合文献研究,对提取物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荆芥-桂枝药对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提供依据,并为揭示荆芥桂枝药对组成规律奠定基础。

2. 文献综述

荆芥-桂枝药对不同配比的中医应用数据分析

卢 翠

[摘 要] 目的:探究荆芥-桂枝不同配伍比例的方剂与疾病科属的关系。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出含有荆芥-桂枝的、具有治疗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疾病的方剂,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以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含有荆芥-桂枝的、具有治疗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等科属疾病的方剂中,两者以1∶1配比的方剂出现的频次最多,占总数的48.84%;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和外科的方剂出现的频率最多,分别为32.76%和20.69%。结论: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能够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荆芥;桂枝;药对;配比;数据分析

荆芥(Schizonepetae Herba)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1]。桂枝(Cinnamomi Ramulus)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1]。荆芥-桂枝为常用辛温解表药对[2]。荆芥祛风解表,宣毒透疹;桂枝散寒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化气[3]。两者配伍使用,可增强祛风解表、散寒止痛的效果,共收解肌发表祛风散寒之功。临床上,它们经常以不同配伍比例相须应用于许多中医方剂和现代中药复方中。其配伍比例不同,功效主治也有差异。本文搜集了从汉到清各朝代的代表方书中含有荆芥-桂枝药对,且具有治疗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等疾病作用的方剂共43首,探讨荆芥-桂枝伍用在中医方剂中的应用规律。

一.荆芥-桂枝药对不同配比的中医应用数据分析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1.1 数据来源及收录标准 

数据来源:来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主要选取了从汉到清各代代表方书中含有荆芥和桂枝药对,且具有治疗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等作用的方剂43首。

数据收集标准:凡是药物组成含有荆芥、桂枝两味药材的方剂均予以收录。

1.2 数据库简介 

建立方剂配比数据库,数据有43条,变量包括方号、方名、来源、荆芥与桂枝配伍比例、功效主治及所治疾病科属共六项内容。其中方号根据数据排列自动产生;荆芥桂枝配伍比例以数值比例形式呈现;疾病科属主要根据方剂的功效主治来判断,本文把痘疹、小儿诸病归属于儿科,妇人月水不调,妊娠、产后诸病归属于妇科,跌打损伤诸病归属于骨科,一切风证、内脏诸病归属于内科,皮肤瘙痒、皮肤美容等归属于皮肤科,一切痈疽肿痛归属于外科,眼、耳、鼻、口腔诸病归属于五官科,延年益寿属于养生,见表1。

表1 荆芥-桂枝不同配比方剂数据库

Table 1 The datebase of TCM formulae about different proportions

upon Schizonepetae Herba and Cinnamomi Ramulus

方号

方名

来源

配比(荆芥:桂枝)

功效主治

疾病科属

1

遇仙膏

《遵生八笺》卷十八

1:4

风湿骨节疼痛,或痰核肿痛,皮肤麻木,瘙痒,一切风疾。

外科、皮肤科,内科

2

附桂紫金膏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

3:10

风湿风寒,劳伤瘫痪,积聚痞块,流注瘰疬,寒湿脚气,鹤膝痠痛,疝气遗精等症。

内科、外科

3

年大将军洗痛方

《温氏经验良方》

1:2

跌打损伤、止痛。

骨科

4

加味桂枝汤

《镐京直指》

1:2

春温初起,恶寒发热,右脉浮缓于左,口渴苔滑。

内科

5

阳和解凝膏

《外科全生集》卷四

1:2

阴疽溃烂,瘰疬结核,冻疮乳疮,寒湿痹痛,及疟疾。

外科

6

万应回生膏

《伤科秘方》

3:5

跌打损伤,远年拳伤,筋骨疼痛,寒湿气,漏肩风,鹤膝风,各穴道伤。

外科

7

化毒汤

《玉案》卷六

5:8

痧症初起,冬月寒冷。

皮肤科

8

骨科外洗二方

《外伤科学》

2:3

损伤后期肢体冷痛,关节不利。风寒湿邪侵注,局部遇冷则痛增,得温稍适的痹症。

内科

9

内消散

《回春》卷五

4:5

梅核,痰核,马刀瘰疬。

外科

10

如意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4:5

风湿头痛,关节痛,以及腹痛。

内科

11

万应膏

《跌损妙方》

1:1

折伤。

骨科

12

万灵膏

《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1:1

一切无名肿毒,未成即消,己成即溃;及一切寒湿之证。

外科

13

万应神曲

《续补集验良方》

1:1

感冒发热,头眩咳嗽;及伤食腹痛,痞满气痛,呕吐泄泻,痢疾,饮食不进;不服水土,瘴气疟疾。

内科

方号

方名

来源

配比(荆芥:桂枝)

功效主治

疾病科属

14

万应回生膏

《伤科方书》

1:1

远近跌打,周身大穴受伤。接骨。

骨科

15

太乙保安膏

《同寿录》卷四

1:1

五劳七伤,筋骨疼痛,腰脚软弱;男子遗精白浊;女子赤白带下,月经不调,崩漏;痰喘咳嗽,痢疾疟疾,寒湿脚气,偏正头风,小肠疝气;以及无名肿毒,瘰疬臁疮,跌打损伤等。

内科,妇科,外科

16

止痒永安汤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1:1

冷激性荨麻疹。

皮肤科

17

升麻散毒汤

《外科活人定本》卷二

1:1

赤面风初起,正面上红肿而浮起者。

皮肤科

18

玉雪丹

《良方集腋》卷下

1:1

一切咽喉诸症及烂喉斑痧。

五官科

19

百效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1:1

风湿流注,半身不遂,筋骨麻木,跌打损伤,积聚痞块,小儿疳积,女人癥瘕。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

20

阳和膏

《药奁启秘》

1:1

痰核、痰毒、瘰疬、乳疽、阴毒、流注,及一切疮疡之色不变者。

外科

21

阳和至宝膏

《千金珍秘方选》

1:1

痰毒痰核,瘰疬乳疖,阴毒流注,以及外证之色不红者、皮肉所结之痰块。

外科

22

护元丹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1:1

干疯,白癜风。

皮肤科

23

饭灰方

《良方集腋》卷下

1:1

大人、小儿风寒食积,头痛发热,大小便闭不畅。消导运化。

内科、儿科

24

奇风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1:1

风痰。

内科

25

神化丹

《疡医大全》卷七

1:1

痈疽疔毒,一切无名肿毒初起。

外科

26

神效暖脐膏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1:1

镇疼止泻,祛风散寒,健肠胃,暖肚。

内科

27

神授枳壳丸

《集成良方三百种》。

1:1

瘟疫腹痛吐泻,手足麻木。

内科

28

除秽靖瘟丹

《松峰说疫》卷二

1:1

瘟疫。

内科

方号

方名

来源

配比(荆芥:桂枝)

功效主治

疾病科属

29

秘制饭灰

《饲鹤亭集方》

1:1

风寒食积,头痛发热,二便皆秘,脘痞饱胀,嗳腐吞酸,不思饮食,水泻痢疾,腹胀疳瘦,虫积。

内科

30

调元托里汤

《种痘新书》卷十二

1:1

痘痒塌,泄泻。

儿科

31

普救万全膏

《医学心悟》卷三

1:1

一切风寒爆气,走注疼痛,琳及白虎历节风,鹤膝风,寒湿流注;痈疽发背,疗疮瘪疬,跌打损伤;腹中食积痞块,多年疟母,顽痰癖典停蓄,腹痛泄利;小儿疳积;女人瘤瘕;咳嗽,疟疾。

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

32

接骨续筋药膏

《中医伤科学讲义》

3:2

一切骨折、骨碎及筋断、筋裂等严重筋骨损伤证之中期。 续骨接筋。

骨科

33

正气饮

《古方汇精》卷三

2:1

妊娠疟。

妇科

34

壮筋续骨丹

《外科集腋》卷八

2:1

壮筋续骨。

骨科

35

祛风丸

《直指附遗》卷四

2:1

历节风(痛风)。

内科

36

白疕丸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3:1

牛皮癣(白疕风),神经性皮炎(顽癣),慢性湿疹(顽湿疡)。

皮肤科

37

转气救产汤

《石室秘录》卷六

10:3

产后感太阳风邪,大喘大吐大呕。

妇科

38

一号扫风丸

《中医外科学讲义》

4:1

初期结核杆菌型麻风及晚期麻风。

皮肤科

39

天真玉髓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引《家秘》

4:1

大麻风、紫云风。

皮肤科

40

扫风丸

《中医外伤科学》

4:1

初期轻型麻风。

皮肤科

41

壮筋续骨丹

《接骨入骱》

4:1

损伤肋骨。

骨科

42

舒筋活络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4:1

身体麻木,手足拘挛,行步艰难,举手难伸。

内科

43

大麻风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41:1

风湿相乘,恶血凝滞,成大麻风恶症,周身不仁,红斑破烂,遍身如癣。

内科、皮肤科

2. 结果

2.1 荆芥桂枝不同配比方剂及主治病症科属分布状况

2.1.1 荆芥桂枝配比状况

分析数据后发现,荆芥桂枝在方剂中出现的配比关系主要有14种(见表2),可归纳为三种情况讨论(见图1)。

表2 荆芥-桂枝配比状况表

Table2 The distribution of Schizonepetae Herba and Cinnamomi Ramulusin differentproportions

编号

配比

频次

频率

1

1:4

1

2.33%

2

3:10

1

2.33%

3

1:2

3

6.98%

4

3:5

1

2.33%

5

5:8

1

2.33%

6

2:3

1

2.33%

7

4:5

2

4.65%

8

1:1

21

48.84%

9

3:2

1

2.33%

10

2:1

3

6.98%

11

3:1

1

2.33%

12

10:3

1

2.33%

13

4:1

5

11.63%

14

41:1

1

2.33%

合计

43

100%

图1 荆芥-桂枝配比状况

Fig.1 Thedistribution of Schizonepetae Herba and Cinnamomi Ramulus in differentproportions

①荆芥量桂枝量:此类配比出现在方剂中的数目为10个,其中配比在1:2和4:5处最为集中,分别为3个和2个,所占频率分别30.00%为和20.00%。②荆芥量=桂枝量:此类配比出现在方剂中的数目为21个,且出现的概率最大,为48.84%。③荆芥量>桂枝量:此类配比出现在方剂中的数目为12个,其中配伍比例在2:1与4:1处出现的概率最大,分别为3个和5个,所占频率分别25.00%为和41.67%。

2.1.2 主治病症科属分布状况 

分析数据后发现,含荆芥-桂枝药对的方剂所治疾病科属主要涉及儿科、骨科、外科、内科、皮肤科、妇科、五官科共7种(见表3,图2)。

从该图看出,荆芥-桂枝在治疗内科疾病时频率最高,为32.76%;在内科主要治疗一切风疾,如风寒食积、风湿疼痛、身体麻木、瘟疫等。其次为外科和皮肤科,分别占20.69%和17.24%,所治外科疾病常为痰核、无名肿毒及阴疽溃烂,所治皮肤科疾病大都为麻风。

表3 含荆芥-桂枝方剂所治疾病科属分布状况

Table 3 The distribution of departments ofcorresponding diseases

The TCM formulaecovering Schizonepetae Herba and Cinnamomi Ramulus treat for

序数

科属

频次

频率

1

儿科

4

6.90%

2

骨科

7

12.07%

3

外科

12

20.69%

4

内科

19

32.76%

5

皮肤科

10

17.24%

6

妇科

5

8.62%

7

五官科

1

1.72%

总计

7科

58

100%

图2 含荆芥-桂枝的方剂所治疾病的科属分布状况

Fig.2 Thedistribution of departments of corresponding diseases

The TCM formulaecovering Schizonepetae Herba and Cinnamomi Ramulus treat for

2.2 荆芥-桂枝各种配伍比例所涉疾病科属

2.2.1 荆芥量桂枝量

荆芥用量比桂枝小时,所治疾病涉及以内科、外科、骨科、皮肤科四个科属;主治以外科、内科为主,两者所占频率相等,均为38.46%(见表4,图3)。

表4 荆芥量桂枝量的方剂所治疾病的科属分布状况

Table 4 Quantity:Schizonepetae Herba

The distribution of corresponding diseasesdepartments

序数

科属

频次

频率

1

骨科

1

7.69%

2

外科

5

38.46%

3

内科

5

38.46%

4

皮肤科

2

15.38%

总计

4科

13

100%

图3 荆芥量桂枝量的方剂所治疾病的科属分布状况

Fig. 3Quantity:SchizonepetaeHerba

The distribution of corresponding diseasesdepartments

2.2.2 荆芥量=桂枝量

荆芥量与桂枝相等时,7种科属均有涉及,主治以内科为主,外科比例明显降低,新增了用于儿科、妇科、五官科疾病的治疗(见表5,图4)。

表5 荆芥量=桂枝量的方剂所治疾病的科属分布状况

Table 5 Quantity:SchizonepetaeHerba = Cinnamomi Ramulus

The distributionof corresponding diseases departments

序数

科属

频数

频率

1

儿科

4

12.50%

2

骨科

3

9.38%

3

外科

7

21.88%

4

内科

11

34.38%

5

皮肤科

3

9.38%

6

妇科

3

9.38%

7

五官科

1

3.13%

总计

7科

32

100%

图4 荆芥量=桂枝量的方剂所治疾病的科属分布状况

Fig. 4 Quantity:SchizonepetaeHerba = Cinnamomi Ramulus

The distributionof corresponding diseases departments

2.2.3 荆芥量>桂枝量

当荆芥用量大于桂枝,所治疾病科属涉及皮肤科、骨科、内科和妇科,以皮肤科疾病治疗为主,如麻风;此外用于骨科、妇科疾病治疗的比率有所上升,不用于外科、儿科、五官科的治疗(见表6,图5)。

表6 荆芥量>桂枝量的方剂所治疾病的科属分布状况

Table 6Quantity:SchizonepetaeHerba > Cinnamomi Ramulus

The distributionof corresponding diseases departments

序数

科属

频数

频率

1

骨科

3

23.08%

2

内科

3

23.08%

3

皮肤科

5

38.46%

4

妇科

2

15.38%

总计

4科

13

100%

图5 荆芥量>桂枝量的方剂所治疾病的科属分布状况

Fig. 5 Quantity:SchizonepetaeHerba > Cinnamomi Ramulus

The distributionof corresponding diseases departments

2.3. 结论

荆芥-桂枝为常用辛温解表药对。荆芥具有疏肝升散、引血归经和止血之功[4],可有效应用于妇科、内科疾病的治疗。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等[5]

通过分析含有荆芥-桂枝的、具有治疗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等科属疾病的43首方剂,荆芥-桂枝以1∶1配比出现在方剂里的频次最多,占总数的48.84%;所治疾病科属涉及儿科、骨科、外科、内科、皮肤科、妇科、五官科共7科,以主治内科和外科疾的病频率最高,分别为32.76%和20.69%。当荆芥量小于桂枝量时,所治疾病涉及内科、外科、骨科、皮肤科四个科属,主治内科、外科疾病,且两科所占频率相等,均为38.46%。;当荆芥与桂枝用量相等时,此配比出现的频率最高,共涉及七个疾病科属的治疗,与两药配比小于1相比,对于外科疾病的治疗比例明显降低,新增了用于儿科、妇科、五官科疾病的治疗。当荆芥量大于桂枝量时,不用于外科疾病的治疗,此外、治疗内科比例有所下降,骨科、妇科、皮肤科均上升,具有从内科转向妇科、骨科、皮肤科的趋势。由此可知荆芥与治疗妇科、皮肤科、骨科疾病的联系更紧密些,而桂枝多用于外科和内科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也表明,荆芥含有极高的挥发油,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抗炎[6]、抗病原微生物[7]、抗肿瘤作用[8],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9];而桂枝所含挥发油也具有抗炎效用[8],我们的统计结果也正与其相互呼应。

方剂的作用取决于配伍,正如荆芥-桂枝不同配比与其它药材组成的方剂,其功效主治也有所区别。因此,可以通过配伍,控制药物功用的发挥方向,从而减少临床用药的随意性[4]。通过对方剂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挖掘,我们试图寻找其中潜在的配伍用药规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预言未来组方用药趋势,为阐明配伍用方机理奠定基础[10]

[参考文献]

[1] 赵君.药对甘草一黄连、荆芥一桂枝和生姜一桂枝化学成分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08

[2] 胥庆华,刘丽云,赵瑞华.中药药对大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360

[3] 田代华.实用中药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18,1533.

[4] 王静.《傅青主女科》荆芥用药配伍规律探讨[J].河北中医,32(4):608

[5] 刘萍,张丽萍.桂枝化学成分及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0):1926

[6] 曾南,杨旋.荆芥挥发油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介质的影响.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6.28(4):154

[7] 苟玲,何婷.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药[J].2013.24(1):20

[8] 徐光伟,李晓如.药对桂枝-荆芥与其单味药挥发油共有组分的分析.亚太传统医药.2009.5(4):16

[9] 马玉兰.浅谈傅山对荆芥的应用.山西中医.2008.24(2):40

[10] 王欢,唐于平.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的中医应用数据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1):47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一、文献综述研究

二、样品的提取与纯化

三、液质联用测定,利用AB Sciex 公司 Markerview软件对结果进行PCA-DA聚类分析及t检验;Peakview软件对差异化合物分子量进行分析,并根据质谱碎片进一步确定其结构。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22年1月初至3月上旬:

文献研究、了解论文;

第二阶段:2022年3月下旬至4月初:

样品提取与纯化、色谱条件的选定;

第三阶段:2022年4月至5月:

荆芥-桂枝样品的定性分析;

第四阶段:2022年5月至6月:

数据处理,撰写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运用LC-MS检测荆芥-桂枝药对提取物并分析其所含化学成分,归纳并总结不同配比药对化学成分的组成,为揭示荆芥桂枝药对组成规律奠定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