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风力发电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大力发展,我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然而风电出力具有很强的间歇性与波动性,这种不确定性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会加剧电网运行状态以及潮流分布的随机性,使得风电并网后整个发输电系统的电源侧不再完全可控,给系统可靠性水平带来了巨大冲击。
因此,为避免大范围停电事故发生,研究风电场对发输电系统的影响,合理量化含风电场的发输电系统运行风险水平,对于提高风电并网的安全性,减少风电对传统电网的威胁,以及更好的利用风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由于风电出力具有间歇性和难预测性,加之电网元件状态不确定、负荷波动较大,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准确评估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课程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将各种影响因素与风电场可靠性模型以及系统可靠性模型进行联系以及如何衡量电力系统安全水平。
此外,由于风电预测的不确定性和不同情况导致的风机自身停运的情况均不同,如何建立合理的风力发电机停运模型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也是本课题的难点所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可靠性建模受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如外部因素(如天气情况)、内部因素(如元件的不稳定性)以及电网因素(负荷水平)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考虑多因素影响的风电场可靠性建模以及系统可靠性建模展开了研究。
首先,在外部因素方面,电力系统的部分元件,如架空输电线路和风力机,长期暴露在外,承受着复杂的天气状况(如大风、暴雨、雷电天气等),它们的运行状况受天气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其发生故障的概率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惑。
4. 研究方案
首先通过对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和研究,掌握风电场可靠性建模和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相关知识,完成开题报告初稿,审核后进行修改,完成定稿。
之后了解影响含风电场和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建模的因素,分析不同条件下,各个影响因素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理论,建立计及多因素的风电场可靠性模型及系统可靠性模型。
最后以典型可靠性测试系统,验证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5. 工作计划
第1周:提交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第2周:完善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第3周:定论文方案;第4周:设计实施步骤;第5周:编写程序;第6周:将程序进行调试分析;第7周:完成算例分析;第8周: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论文;第9周:完善程序算例,撰写论文;第10周:修改论文,完成初稿;第11周:提交终稿;论文查重;第12周:准备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