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湿地公园是兼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休闲娱乐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镇江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作为长江沿岸重要的湿地资源,近年来面临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亟需进行改造升级。
本研究旨在探讨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改造的必要性、原则、目标和具体方案,以期为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优化城市景观格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湿地公园的改造与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湿地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生态修复、功能提升、管理模式等方面。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识别公园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2.分析国内外湿地公园改造的成功案例,总结其经验教训,为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改造提供借鉴;3.确定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改造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4.提出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改造的具体方案,包括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案、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游憩设施完善方案、智慧公园建设方案等;5.对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改造方案进行效益分析,评估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提出保障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改造顺利实施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识别公园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2.分析国内外湿地公园改造的成功案例,总结其经验教训,为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改造提供借鉴;3.确定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改造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4.提出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改造的具体方案,包括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案、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游憩设施完善方案、智慧公园建设方案等;5.对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改造方案进行效益分析,评估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提出保障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改造顺利实施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改造进行系统研究。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湿地公园改造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2.实地调查法:通过现场踏勘、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扬中市滨江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方面的数据资料,为制定改造方案提供依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湿地生态修复与景观格局优化相结合,构建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多功能融合的湿地公园改造模式。
2.基于“互联网 ”技术,构建智慧公园管理系统,实现公园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
3.注重公众参与,构建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提高公众对湿地公园改造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吴明. 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滨江湿地景观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21.
[2] 王颖,王建华. 生态恢复理念下城市滨江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 南方农业,2020,14(19):242-243 246.
[3] 陈中笑. 闽江河口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探析[J]. 绿色科技,2020(09):237-23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