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镍基合金作为高温合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等领域。
其凝固过程中的糊状区是液相和固相共存的区域,溶质在其中的分布状态对凝固组织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研究几种镍基合金凝固过程中的糊状区溶质分布规律,对于优化合金成分,控制凝固过程,获得优异性能的铸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镍基合金的凝固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对糊状区溶质分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镍基合金凝固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XX等人研究了定向凝固过程中合金元素对DZ125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发现Mo、W元素偏析是导致成分过冷和杂晶形核的主要原因[1]。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选取三种典型成分的镍基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Bridgman凝固技术制备不同凝固速率下的试样,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其凝固过程中的糊状区溶质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对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主要内容
1.制备三种典型成分的镍基合金试样,并进行成分分析和组织表征。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为主,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调研: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镍基合金凝固过程、糊状区溶质分布、分析测试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2.实验材料制备:根据研究目标,选择三种典型成分的镍基合金,采用真空熔炼的方法制备合金锭,并进行成分分析和均匀化处理。
3.Bridgman凝固实验:利用Bridgman凝固装置,控制不同的温度梯度和凝固速率,制备不同凝固条件下的试样。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系统研究三种典型成分镍基合金凝固过程中的糊状区溶质分布规律,揭示不同合金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溶质分布的影响。
2.结合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建立糊状区溶质分布模型,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为优化镍基合金成分设计和凝固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3.分析糊状区溶质分布对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提高镍基合金铸件的综合性能提供技术支持。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永超, 王强, 张洪伟, 等. 大型铸锭凝固过程糊状区溶质再分配行为研究进展[J]. 铸造技术, 2021, 42(1): 1-8.
[2] 刘振国, 孙宝德, 张树森, 等. 高温合金定向凝固糊状区传热传质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6, 30(S1): 100-105.
[3] 张立峰, 刘俊, 张海峰, 等. 高温合金液固区溶质分布及其对组织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7, 53(8): 913-92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