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中国晚夏极端降水特征的观测和模式结果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01 20:12:37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极端降水事件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和空间分布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研究选择中国晚夏(8-9月)极端降水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利用观测数据和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分析近50年来中国晚夏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并预估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晚夏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极端降水事件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成因机制和未来预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本研究将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近50年的中国区域格点降水观测数据以及多套全球气候模式模拟数据,分析中国晚夏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

1.利用观测数据,分析中国晚夏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指标在近50年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

2.评估参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和第六阶段(CMIP6)的气候模式对中国晚夏降水的模拟能力,选取能够较好地再现中国晚夏降水时空特征的模式,为未来预估提供可靠的模式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数据收集和处理:-收集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近50年中国区域格点降水观测数据,并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构建高质量的极端降水事件数据集。

-下载参与CMIP5和CMIP6的气候模式模拟的降水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极端降水事件的定义和识别:-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定义和识别中国晚夏极端降水事件,并计算相关指标,如降水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聚焦中国晚夏极端降水:-相较于以往多关注中国夏季或全年极端降水的研究,本研究聚焦于晚夏(8-9月)这一特定时段,更加精细化地探究极端降水的变化规律,揭示其独特性。

2.结合CMIP5和CMIP6多模式数据:-综合利用CMIP5和CMIP6两代气候模式数据,既能评估模式对历史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又能预估未来不同情景下的变化趋势,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3.深入分析物理机制:-不仅关注极端降水事件的表象变化,更注重探究其背后的物理机制,结合水汽输送、大气环流等因素,深入分析气候变暖对极端降水的影响机制,为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陈海山, 王文, 孙建奇, 等. 1961-2020 年中国区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学报, 2022, 80(4): 609-625.

[2] 潘少波, 张玲, 刘奇, 等. 近50 年中国中东部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大气环流影响[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1): 113-123.

[3] 陈昊明, 陈丽娟, 王文. 中国北方夏季降水及极端事件变化特征和成因[J]. 气象学报, 2020, 78(4): 551-56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