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北宋科举制度,是学习中国法制史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准确把握历史,训练历史思维。学习中国法制史,一方面可以让本科生加深对于中国历史上各项法律制度发生、发展、演变的认识,真实、准确地把握历史,形成正确地历史观。另一方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中国法制史,可以帮助本科生了解中国法制史的发展规律,训练我们的历史思维,训练本科生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历史发展的大势出发,理性、客观、冷静地认识、分析历史与现实。
其中,北宋的科举制度基于先人的智慧在当时具有先进性,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最能加强本科生对当时法律文化的了解,正确的看待北宋时期其法律、政治的变革,之后融会贯通、取得经验、发现发展规律,应用在当下的法律生活之中。同时思考生产力未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时,“科举制度对北宋具有积极影响”的加持下,为什么之后北宋仍快速衰败,其中原因也是探究学习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仍可以为现在的法律生活提供助力。故,研究北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具有价值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探索概述北宋科举制度的出现的历史背景,总结北宋科举制度中的制科、常科、和北宋科举制度的完善的主要内容,重点讨论北宋科举制度所产生作用在中国法制历史上的积极影响。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考虑到我国科举制的发展进程,相关学者对北宋科举制度的改革也进行了十分深入的项目研究工作。以《两宋官制源流变迁》为例,对两宋及各个时期的改革情况,学者龚延明进行了大量的描写,从而将一个大体的官制变动和发展的具体情形进行了描绘。除此之外,他还在《〈文献通考宋登科记考总目〉补正》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考证,明确记载了两宋年间118榜常科考试被举行,共历时三百余年,横跨宋初建隆元年至南宋咸淳十年。其中报考文科与武科并参与考核的人员总计10多万人,与唐朝和五代时期的参与科举的总数相比,高达10倍,而相当于明代、清代的4倍之高。这些数据足够作为北宋科举制度盛行的情况的论据。此外,根据《中国科举史》书中的第三章节,学者刘海峰和李兵针对宋朝的科举实际情况描绘为“科举社会”,足以见得科举制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该书作为对科举制度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细节化描述的书籍,对宋代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大型事件进行了列举,相对而言该书更侧重教育学的角度,因而对其改革背后蕴藏的法制历史因素的关注度过低,因此,可仔细研读该书中内容,为历史事件方向的研究活动提供相应的线索。
(二)国外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2022年12月-2022年1月,选定题目,收集阅读国内外相关资料与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完成本科论文开题报告。
(二)2022年1月-2022年3月,对文章进行各章节的进行实体构思与书写,对文章进行系统的撰写和文件整理,至此完成初稿。
(三)2022年3月到2022年5月,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论文。
5. 参考文献
(一)期刊
1.[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一[J].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4.
2.房宁. 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科举制的现代政治学诠释[J]. 战略与管理, 1996(6):66-6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