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预防是一项长期建设的工程,不仅与学生本人的心理健康相关,而且也关系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危机隐患,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恐怖、强迫症状、抑郁情绪和神经衰弱,而这些心理危机甚至会进一步演变为法律风险。本文主要从心理危机的相关理论出发,对正常发展的危机、情境性危机 、存在性危机进行阐释,并讨论心理危机类人群的特征,进一步分析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剖析其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以心理危机事件为切入点,分析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引发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危机解决措施。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原因、法律风险及如何规避风险。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张乐陶学者认为,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定义,是指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一般发生在校园内,已经爆发或者潜伏尚未发作,但会影响或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甚至损害高校声誉的事件。心理危机事件会引发行政责任风险、民事责任风险和程序性责任风险。因此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防范法律风险。
山西警察学院治安学讲师李朝伟、王悟宇则认为心理危机事件不可以被学生或者教师、家长及时感觉到,而是一个隐形式的积累过程,在爆发前夕,很难被察觉出异样。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法律风险主要由刑事责任风险、民事责任风险以及程序性责任风险。如果学校在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过程中,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给学生带来损失,那么学校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另外,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生具有管理以及教育的行政权力,如果学校在处理心理危机的事件中对学生进行了不合理的退学或者消除学籍的处理,那么学校也就要承担刑事责任。而程序性法律风险则是由于学校在处理学生心理危机时没有按照县对应的程序处置,漠视明文规章,具有主观色彩而要承担的法律风险。
因此,高校在防范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承担梳理学生心理问题的义务,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建立学生对于心理危机事件处置结果的申诉渠道。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论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检索法对当前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危机进行梳理,通过寻找心理危机存在的原因及其特点分析其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
研究计划:
2022年11月20日-2022年1月20日,确定选题、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朱敏.依法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现实问题及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05):102-105.
[2]应培礼.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谈晓佩.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预警干预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2(04):83-84.
[4]张乐陶.微社交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法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21,(23):159-16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