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5 22:25: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 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优势行业。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成为许多国家增强生产力水平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来的,有的优惠政策没有经过全面的理论和实践论证就匆匆出台了。在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 有些政策已经不符合实际需要了。因此, 很有必要对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实证分析, 对其进一步完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本文将回顾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本文将全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作为研究主体,然后,建立税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短期和中长期效应模型,并通过上述企业2011年到2015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来重点研究不同税种的优惠对高新技术产业现时与未来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写作提纲

1.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国外学者大多把财税政策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并且认为政府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且作用效果分为三种:不确定性、正向、负向。如Karolina et al.(1997)认为财税政策具有不确定效果,Czarnitzki.(2004)则认为财税政策具有正向效果。总而言之,关于财政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国外研究较多,对税收政策的研究相对缺乏。

关于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国内研究相对完善,国内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了政策的一系列问题,如区域分化明显。黄萃、苏竣等(2011)通过对税收优惠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区域性。潘霞,鞠晓峰,陈军(2013)也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由东部沿海地区依次向中西部地区递减,珠江三角洲、沿长江流域、环渤海经济圈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中心已成垄断之势。

孙伯灿等(2001)从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税负比例等方面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认为我国现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已经明显减弱。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1月15日前,进行基础材料的收集(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篇,其中必须有一定数目的近三年的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为撰写论文找准恰当的切入点,完成开题报告,提交指导教师。

2. 2022年4月21日前,翻译一篇与本论文相关的外文原版材料,翻译稿必须方格纸手写,并复印原文(注明作者、出处、年号)。同时确定详细的写作提纲。

3. 2022年5月13日前,按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同斌,高铁梅.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研究,2012,05:58-70.

[2]黄萃,苏竣,施丽萍,程啸天.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文本量化研究[J].科研管理,2011,10:46-54 96.

[3]潘霞,鞠晓峰,陈军.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29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04:65-6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