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政策、地方发展与人口流动——基于西部大开发准自然实验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8 09:36:5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有飞速发展。东部地区由于区域性优惠政策的实施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但是随之而来便是西部地区人口的流出与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为了逐步缩小我国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政府在2000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本论文研究的是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区域性政策、地方发展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1.区域性政策是一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运行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区域性政策的研究,可以评估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找出该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后续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调整提供方向。2.人口要素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口流动对于不同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等多方面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人口流动对地方发展的作用对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有现实的指导意义。3.自该政策实施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效果的文献。现有的文献对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促进作用还存在争议,本文从区域性政策对于地区经济总量、人口流动影响两方面入手,同时研究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于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不同的影响,以观察西部大开发政策有没有对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起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区域性政策、地方发展与人口流动。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区域性政策对于地方发展和人口流动是否具有促进作用?该作用在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中是否具有差异性?本文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边界城市的市县级的宏观统计数据,通过构建模型并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产生的作用进行检验,以政策实施的城市为实验组,边界另一侧未实施的城市为对照组,以2000年为政策干预点。在运用双重差分法之前先进行平行趋势检验。

二、拟解决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人口流动理论在1885年由英国统计学家拉文斯但在《人口迁移规律》一文中提出。随后,唐纳德伯格和舒尔茨分别提出了“推拉理论”和“人力资本迁移理论”。

1.区域性政策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思路

首先,确定了研究对象为区域性政策、地方发展与人口流动,分析它们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数据和文献。其次,在研究之前,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分析得出研究对象的特征,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得出正确设定假设的条件。再次,对已有现象和文献进行经验性的概括和总结从而提出理论假说。最后,用DI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假说的准确性和普适性。

二、研究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鲁元平,杨芳,张静堃.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工资与就业效应分析——基于西部大开发的准自然实验[J].税务研究,2020(02):118-123.

[2]于井远,王金秀.区域性优惠政策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西部大开发的准自然实验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9(08):53-65.

[3]罗鸣令,范子英,陈晨.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再分配效应——来自西部大开发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9(02):61-7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