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盈余管理这一经济现象是于1985年Healy发现并定义的,自此之后已经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了。
盈余管理行为最先是在国外上市公司中发现的,我国股市在九十年代末开始试点,1995年在全面清理期货市场后,股市迎来了大发展。
与此同时,盈余管理也逐步进入了中国学者的视野。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盈余管理理论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2、应计盈余管理操纵的企业可以达到短期目的,实现短期内的业绩改善和摘帽,但不能改善长期的经营业绩。
3、ST公司对盈余管理方式的手段4、从退市制度,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应对之策。
难点(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1、盈余管理对ST公司摘帽后绩效影响的研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是衡量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盈余管理主要调节和操纵的对象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投资者投资的风向标,同时也是公司股东最在意的财务指标,企业经营不善会使企业面临ST和退市的风险。
ST制度是我国在1998年实施的一项政策,针对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经营异常和其他异常的制度S制度制定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优胜劣汰,将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予以特别处理或退市,退市后,企业将不能在市面上通过发行股票融资,这是管理者和企业所有者都不愿看到的。
契约论出现后,上市公司开始区分所有者与管理者的职责,公司高管和经理是企业经营的决策者,公司被T或退市会直接影响管理层的经济利益,这也给了管理层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ST制度的初表是希望上市公司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完善内部管理从而实现摘帽,但是我国实施ST制度以来出现很奇怪的一个经济现象。
4. 研究方案
本文首先阐明和分析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在理论基础部分对企业绩效评价和ST制度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与总结。
在我国ST制度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路径进行了讨论,对其产生的财务后果进行了分析,并选取案例进行分析。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以下为示例:1)查阅与盈余管理对ST公司摘帽后绩效影响的研究相关的国内外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理清思路,再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论文周计划:第01-03周完成盈余管理对ST公司摘帽后绩效影响的研究的课题调研,补充资料,完成初稿撰写。
第04-05周根据导师意见修改论文,完成二稿。
第05周 第五周周末,论文中期检查。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