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日趋激烈市场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而且最终都表现在财务风险上,财务风险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风险之一,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信号,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了解财务风险的起因,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是企业普遍面临的现实难题和管理瓶颈。安然事件、中航油事件以及德国最大影视传媒集团基尔希集团宣告破产等,这一系列的倒闭破产事件,大都是因为忽略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而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甚至资金断流。可见,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就必须要学会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对财务风险进行实时有效地控制,及时完整地收集、传递、分析、评价财务信息,防范财务风险,使企业处于良好的动态循环。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利率水平和外汇汇率水平的影响,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内部财务监控机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初期,国外就有学者对财务风险进行研究,至今,国外的财务风险理论已经非常成熟,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相当丰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是财务风险理论的起源,它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国家,法国科学管理大师亨利法约尔(1923)最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思想。风险管理正式作为一种学术用语,是由Gallagher(1951)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Wiliams和Hans(1964)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指出风险管理是指在全面分析企业各个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经济或技术手段,将风险程度降到最低,该研究指出了风险的管理成本及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在风险管理的研究基础上,许多学者将此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财务风险理论。Miller和Modigliani(1958)提出MM理论,该理论指出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企业的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即与企业有无负债无关,因为由负债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能够抵消财务杠杆风险。詹姆斯T.格里森(2001)指出财务风险管理应建立在定量分析方法上的一整套流程,他将此称之为综合风险管理(GRM),即对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风险作出连贯、准确和及时的度量。
在财务风险实证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主要侧重于对研究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它能够衡量与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威廉比弗(1966)最早开始运用单变量分析法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他主要将20个财务指标分别作为自变量,建立20个一元回归方程,通过相关系数的正负情况和绝对值大小来判别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在多变量分析方面,奥尔曼(1968)使用了多元线性判别模型研究公司的破产问题,即Z模型,他主要运用一些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指标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利用统计学的方法论证了各财务指标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系数的大小判别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在奥尔曼的研究基础上,为了能够更准确地预测企业的破产情况,弗兰德对Z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Zeta模型。此外,有些学者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财务危机预测中,为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Sun.Jie(2008)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破产模型,对130家上市公司的19个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证明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预测财务危机方面的有效性。
4. 研究方案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内容的检索,利用图书馆资源和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和搜集,本文试图调研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及原因,分析财务风险预警及防范的措施。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理论分析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存在的问题,接着追究其原因,并提出改良对策。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企业财务风险有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