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新闻的真实性是社会媒体的立命与生存之本,是新闻的本质性要求,针对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新闻真实性问题是新闻理论与实践必须重视的根本问题。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与角逐,社会新闻的虚假现象日益严重,并已侵蚀到媒体在市民中的公信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应是新闻永远不变的特征。
本文通过例举社会新闻失真的种种表现,挖掘社会新闻失真的深层原因,并尝试着从新闻立法、新闻媒体自身建设以及受众媒介素养等方面探讨保障社会新闻真实性的方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郑敏在《社会新闻真实性保障#8220;三部曲#8221;》一文中提出记者要在采访上深入细致,如实反映,写作时字斟句酌,真实再现,立场上不偏不倚,准确把握这三个方面来保障社会新闻真实性。
陈鸥帆在《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多维探讨》一文中提出受众媒介素养对保障社会新闻真实性的作用。
其认为良好的受众媒介素养能使公众不仅能理性的判断新闻真伪以及新闻触及社会生活的深度,还能具备建设性的利用媒介资源发布信息的能力,能利用这个能力,实现对媒体的监督。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结合当今媒介发展状况对社会新闻作出定义。
2、例举案例阐述社会新闻失真的危害。
3、探究造成新闻失真的原因。
5. 参考文献
1、陈鸥帆《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多维探讨》[J] 现代试听 2011年01期2、阙爱民《新闻真实性的多重属性及假新闻的危害》[J] 青年记者 2006年20期3、孙旭培《从新闻立法途径保证新闻真实性》[J] 新闻大学 1985年11期4、郑敏《社会新闻真实性保障#8220;三部曲#8221;》[J] 新闻战线 2012年01期5、王贵东. 浅论新闻的真实性[J]. 大庆社会科学, 2008,(03)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