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特别是微博的异军突起,网民数量的日益剧增,我们的媒介环境和政府形象传播的媒介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民意和网络舆论正逐渐在新闻框架和媒介形象的构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政务微博等新媒体不仅为政府形象构建与传播扩展了新领域,而且也为其提供了新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并以超高的普及速度和强大的影响力直接影响到政府形象,成为新时代政府形象建设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本文正是以新媒体时代政务微博对政府形象传播的构建为研究重点,通过认真研读大量相关文献和材料,总结和分析政府形象的定义、内涵及构成要素,政府形象传播的方式及渠道,同时结合政务微博目前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指出政务微博对于构建和传播政府形象的意义。
本选题首先肯定政务微博是政府形象和决策的一种平民化传播,更是公民的话语权与政府发声的有效互动形式。其次,研究网络民意与政府政策之间的互动机制,得出网络民意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和一般模式;最后,分析政务微博存在的不足,并尝试性地提供相应的改善方法。期望对微时代背景下政府形象的良性树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论文通过选取新浪微博上的两家颇具影响力的政务微博#8220;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8221;和#8220;江宁公安在线#8221;为研究对象,对其传播现状进行剖析,分别介绍了#8220;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8221;和#8220;江宁公安在线#8221;的基本情况,及微博界面视觉形象要素,并分析、比较两大政务微博在传播内容主题、语言表达、发布时间、传播原创及互动情况等方面的异同。在对#8220;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8221;和#8220;江宁公安在线#8221;微博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内现有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微博时代政府形象构建传播面临的挑战,政务微博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同时总结了政务微博构建和传播政府形象的策略。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政府形象和决策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如何有效准确地达到比纸媒时代更好的传播效果。网络的自由与匿名化让网络中的消息鱼龙混杂。即使作为被新浪认证过的政务微博,也曾有过传播假消息的行为。这样的传播不仅无法提高政府在网民心中的形象,反而会伤及政府形象与公信力。本文通过分析政务微博曾传播的假新闻、假消息,以及传播后政府的补救行为,并试着提出改善与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政府形象研究实质上被组织传播研究和公共管理研究所代替,国内行
政管理学科对政府形象研究较多,研究多集中在政府管理和政府绩效等方面。国内的政府形象研究主要涉及学科领域有公共管理、营销学、传播学等,各个学科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政府形象的基本概念、传播流程、政府公共管理与政府形象传播、城市营销与政府形象传播等内容。
目前在政务微博领域,学术界最为关注、讨论最为热烈的主题莫过于#8220;政务微博如何办、怎样办得好#8221;,因此,运营策略的成果最多、案例研究最充实。在书籍文献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加强和创新互联网社会管理丛书:政务微博实用指南》、人民日报出版社《如何运营政务微博与微信》、新华出版社《公务人员与政务机构的微博使用维护新探》等等。在学术论文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有《政务微博运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政务微博的管理风险及运营策略》、《利用政务微博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研究》、《政务微博传播效果与技巧》、《政务微博引导网络舆情的机制研究》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基于传播学理论,旨在探讨和挖掘政务微博对政府形象的传播过程,建构一个基于微博的政府形象传播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政府形象的正面塑造机制和负面消除因素,使基于政务微博的自媒体政府形象传播理论系统化。与此同时,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其中政府形象元素、传播过程、传播效果、面向受众的作用方式以及微博背后的种种政府行为,解读政务微博在塑造和传播政府形象方面的机制,探究在形象塑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因素。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政府形象传播有关理论进行探讨,采用案例法对新时期政府形象传播实践活动的特点和效果进行分析,以求发现微时代背景下政府形象传播的规律。对比分析地方政府形象传播的实践和效果,以期为我国政府形象传播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论文计划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一、政府形象与政务微博概述
5. 参考文献
[1]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 [M]. 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2]彭伟步.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刘小燕.中国政府形象传播[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