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继1998年动画版《花木兰》之后,迪士尼于2020年在Disney 上线了真人版《花木兰》,由“神仙姐姐”刘亦菲出演木兰,不管是从选角还是从宣传上来看,上映之前,真人版《花木兰》饱受国人期待,希望以一种创新的方式,重新书写中华女性英雄的魅力,但该片却在进入大众视野之后获得连连差评,豆瓣开分只有5.9分,还未达到中国观众标准的及格线,真人版《花木兰》作为一个逆向文化产品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争议,“水土不服”现象显著,而动画版的、遵循“迪士尼公主系列”创作规律的《花木兰》在中国却广受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喜爱。“为什么真人版《花木兰》讨好不了中国观众,而动画版却可以?”,许多受众都会有这样的问题。
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比两版迪士尼改编《花木兰》的文本,找到真人版《花木兰》所有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进行二次深挖,剖析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球意识的文化传播观念,向世界更好的讲述中国故事。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两版迪士尼改编《花木兰》的文本内容对比入手,归纳出文化奇观、家国情怀和女性形象这三个方面的变化,再通过对这三方面变化,结合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对真人版《花木兰》背后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从权利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和阴柔与阳刚三个层面进行总结,探究两次文化产品——“木兰故事”在反向输入时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能体会到迪士尼在二次改编“木兰故事”时候的野心,以及感受到野心与社会的不融之处,文化传播的双方能够有所参照,及时摆正面对这类现象的态度。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继1998年动画版《花木兰》之后,美国迪士尼公司于2020年在Disney 上线了全新的真人版《花木兰》,再一次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引发了对迪士尼改编中国故事《花木兰》的再思考。从社会各界对《花木兰》的各类改编的研究去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对动画版《花木兰》的文本分析、中国版《花木兰》与迪士尼版《花木兰》的比较辨析,迪士尼版《花木兰》与《木兰辞》的文学辨析。
一、对动画版《花木兰》的文本分析究其故事内核,黄玮莹(2014)通过对动画中两个主要角色(木兰和木须龙)形象塑造的阐述,分别挖掘出了影片中的隐含的女权意识与美式幽默风格。梁滔(2014)结合象征符号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读迪斯尼电影《花木兰》的女性和男性形象、木须龙等符号呈现特点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意义。孙晓晨分析了影片里的中国元素,认为动画版《花木兰》具备了中国绘画简练而鲜明的特点,人物造型、山水建筑,中国味十足;同时利用了大量专属中国的象征元素——长城、舞龙舞狮、祖先祠堂等。冯莉颖(2015)也从两部动画版《花木兰》的中国元素入手进行分析,认为虽营造出了极具中国韵味的审美意象,却都被植入了美国式的价值观与伦理观。究其女性形象,Adam Key(2015) 探讨了迪士尼版的木兰形象,批判了迪斯尼自由定位角色的做法,认为迪斯尼选择最具男子气概的公主作为双性恋,强化了人们对 LGBT 女性的刻板印象,忽视了儿童的道德教育。
究其受喜爱原因,况玲玉(2019)指出,《花木兰》的成功与美国的平民英雄和平等意识两大价值观念有很大关系。温婷婷和张恩普(2015)补充认为,迪士尼在创作影片时的原则是“给影片加入足够异域的文化元素来表达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经过迪士尼加工的影片已经不是单纯的中国文化或者美国文化了,是一种全球化的大交融、大融合。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文本分析法
本文聚焦从跨文化传播视阈下的两版迪士尼改编的《花木兰》,对两版文本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资料与理论书籍,合理运用霍斯泰德的“文化五维度”理论,去分析影片中所传达的主要价值取向。
5. 参考文献
[1]兰超歌.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美电影《花木兰》的叙事方法研究[J].戏剧之家,2020(33):148-149.
[2]韩晓强.《花木兰》:迪士尼公主与家国想象[J].电影艺术,2020(06):65-68.
[3]高艺.从中外花木兰的改编看跨文化传播中的一次编码[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5):81-8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