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作为网络文学一大分支的“女频”小说发展至今,不仅形成了以女性创作、阅读与消费群体为主的“圈子文化”,关于题材和主角设定等方面上也出现了较大变化。
在主角设定上,原来的“傻白甜”、“白莲花”设定的女主角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心机女”、“复仇女”、“恶女”这类新的女性形象,这三种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在一般社会词汇道德评定标准下,这三者是不太符合传统的对女性的价值评判体系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频小说主动地将女主设定为步步为营、深藏心机的女性角色,并且到故事结尾还给其好的结局,等于是主动美化这类“心机女”的设定。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为晋江文学城女频小说中的“心机女”、“恶女”等女性形象。
主要想从女频小说题材和主角设定等方面上出现的变化,来发掘当代女性意识的改变和发展现状,并且从这类新型女性角色中寻找共同点,深挖其角色设定初衷以及文章立意。
写作提纲:本文以近两年晋江文学城的女频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具有鲜明的“心机女”、“恶女”等形象的小说进行从背景题材到立意的分析,再对这类“恶女”形象的女性角色进行归纳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发掘其中蕴含着的“女性意识”以及“性别冲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网络女频小说的角色形象变化、角色建构与内在女性意识的研究较少,大多侧重于女频小说的类型以及女性书写的方面,并且在作为案例的网络女频小说的选择上,多选择《甄嬛传》、《步步惊心》、《知否》、《马兰花开》等几年前的女频小说,其中有几部ip已经被影视化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能为各个年龄段的受众所接受,已经不具有小众文化的代表性,如2020年高寒凝在《当代文坛》中发表的《网络文学人物塑造手法的新变革——以“清穿文”主人公的“人设化”为例》一文,就以《步步惊心》为代表,对“清穿”文中的女主人设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则聚集到“人设”偶像粉丝经济上。
而2019年李鋆的《论《知否》的女性成长和女性意识》一文中,虽然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分析以及情节解读,强调了女性成长和女性意识的体现,但《知否》一文2010年在晋江文学城发布,距今已有十年的历史,对于当今女频文化以及女性主义已经不再具有说服力。
因此笔者将时间段缩小到近两年,从晋江文学城中小说排行榜中选择几部典型小说,对其中的“心机女”、“恶女”形象进行分析,深入发掘作者和读者的创作、阅读动机以及潜在的女性意识。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拟采用文本分析以及内容分析法,通过在晋江文学城检索近两年内的女频小说,并对其中符合论文研究主题的小说进行文本细读1.首先立足于互联网时代,梳理女频小说概念以及女频小说与网络文学之间的互通性,并进一步阐释本文所选典型女频小说的典型特质。
2.在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女频小说的基础之上,将典型女频小说里的“心机女”、“恶女”这类形象所处的生存空间以及题材类型进行分类归纳,来阐释典型女频小说角色性格转变的背后,当下女性生存处境的变化,明确典型女频小说的时代性。
3.按照不同的类型,从纯爱、女尊、耽美文中各挑选几个典型小说,对其中具有“心机女”、“复仇女”特质的女性角色进行形象建构的分析,除了对其中女性生存空间和女性意识进行分类分析之外,还有作者在呈现这类女性角色生存空间内容的缘由和建构方式的分析,通过对这两方面的整体把握与分析,来去探讨这类典型女频小说背后女性读者和作者的价值追求与写作立意。
5. 参考文献
[1] 蒋杨.新时期小说中“恶女”形象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8.[2] 李鋆.论《知否》的女性成长和女性意识[J].网络文学评论,2019,(05).[3] 陈子丰.女频网文阅读与读者的女性主体建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08).[4] 粟琪.女频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D].四川:西华师范大学,2020.[5] 邓然溪.大女主剧热播现象原因探究——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J].传播力研究. 2020(22)[6] 杜玉洁,'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7] 范彦男,女性向网络小说研究——以晋江文学城平台为主要研究范围[D],四川:四川外国语大学,2021.[8] 肖小云,女性,启蒙的道路有多长?——从新时期女性婚外恋小说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0.[9] 高翔,女性主体性建构的文化悖论——当代文化场域中的“大女主剧”[J], 探索与争鸣,2021,(05),152-180.[10] 郑志杰,盛可以小说中女性“第三者”形象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30(01).[11] 张钰,“女频”破圈之旅——新世纪网络文学的性别秩序变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03).[12] 肖映萱,叶栩乔,“男版白莲花”与“女装花木兰”——“女性向”大历史叙述与“网络女性主义”[J].南方文坛,2016(02).[13] 汪民安,何谓“情动”?[J].外国文学.2017(02)[14] 赵娟,网络文学中女作者的情爱叙事与性别文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03).[15] 陈丽伟,论新世纪初的网络文学[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16] 吕德强,试论网络文学的美学原则[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17] 郑熙青,肖映萱,林品,“女性向耽美”文化[J].天涯.2016(03).[18] 张澍琼,当代中国“大女主剧”的类型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04).[19] [英]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0] [英]约翰汤姆林森.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