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夫卡《城堡》中的悲剧意识开题报告

 2023-03-10 10:16: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弗兰茨卡夫卡(Frank Kafka,1883-1924)是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他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各种人物的灵魂内核,凭借客观冷静的语言展示不同艺术形象的困境,淋漓尽致地揭示了现代人精神层面的遭遇,在全世界拥有众多读者。与此同时,其作品所体现的孤独与反抗主题,对我们如何处理与世界、人生、他人的关系有深刻的启迪。这种创作主题与卡夫卡在诸多生活领域中体验到孤独与反抗有着密切的联系。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城堡》是卡夫卡最重要的长篇小说,通过相关资料的总结和研究,可以发现学界对《城堡》的寓意、K的形象、以及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对城堡的解读颇有研究成果,本文主要通过以上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提出新的观点,对《城堡》的整体把握形成一个新的看法。城堡是某种抽象理想的象征,不仅城堡显得虚无缥缈,朦朦胧胧,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本身也是飘忽不定的,通过主人公K努力进入城堡的决心,象征着人对美好生活或者美好事物的追求,K的最终失败是作者卡夫卡悲观厌世的产物,是卡夫卡对人生的否定和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否定,使得小说通篇贯穿着痛苦惶恐和压抑绝望的情绪,这揭示了世界的荒诞、异己和冷漠。这最终造就了《城堡》高超的艺术性和令人震撼的美。再有K的形象,实则为作者本身,小说中K的身份只是一个土地测量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忘记了自己来自哪里,支撑他的只是进入城堡的强烈念头,在这座村庄里,K犹如生活在一座迷宫里,最终也彻底迷失在了这座迷宫里,以致于人们不得不做出思考这深层的原因,同时也揭露了深刻的人性。最后,在以上两方面的了解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现代学者对城堡的解读又有了更广的分析。

一是对作家卡夫卡的认知,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是奥地利德语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富裕的商人,执掌一家之权,专横粗暴,使卡夫卡从小就笼罩在父权的重压之下,卡夫卡在父亲的安排下,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读大学,攻读法律专业。然而他却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喜爱钻研哲学著作,作家斯宾诺莎、尼采、马克斯布罗徳等对卡夫卡产生深远的影响。卡夫卡所生活的时代环境是七零八落的土地拼成的奥地利君主国,是一个民族及语言繁杂的混乱局面。“但是,布拉格又是欧洲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辉煌的建筑、美妙的音乐,还有属于布拉格的文学传统。在耳濡目染中,卡夫卡受到了多方面的文化熏陶。”[1]再有,作为一名犹太人的身份,也为卡夫卡对世间万物有了更为复杂的解读。这些都为卡夫卡在大学期间1904年开始的写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作品融文学、哲学、美学为一体,深入挖掘人性的根本,手法怪诞不经,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明天出路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急促的警钟。生前默默无闻的他,死后为人发现,现被尊称为西方现实主义的伟大奠基人,他一改传统的文学创作观念和审美意识,因此影响了一个时代。对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影响,例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存在主义、意识流小说、“黑色幽默”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引言

1.1卡夫卡的身世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本细读法:对《城堡》内容反复深入研读,分析其中的悲剧意识及其表现。

2、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国内外研究作品的悲剧意识的学术作品,借鉴探究《城堡》中的悲剧意识的体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德]彼得-安德列#8226;阿尔特著.卡夫卡传[M].张荣昌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2] [奥]弗朗茨卡夫卡著.卡夫卡日记[M]. 邹露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0.

[3] 残雪.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11.15—2022.01.0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2022.01.05—2022.03.0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3.2022.03.06—2022.03.20 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