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物集中采购制度分析开题报告

 2022-12-02 18:56: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药品是关系民众健康的特殊商品,其采购和使用作为基本医疗保障机制供求关系的重要环节,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在党中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关注民生大环境下,药品价格问题一直是医改的重要内容。

我国医疗机构自1993年起就已开始自发探索药品集中采购,距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方式从分散到集中,具体形式历经多次变革,2009年新医改已明确指出,对基本药物的采购实施政府主导的集中采购。目前,已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集中采购机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提出,是源于政府试图扭转传统商业模式同市场经济体制严重不相适应的状况。我国的药品流通领域存在层次渠道过多、秩序混乱、药价虚高、非法回扣普遍存在的现象,假劣药品和非法经营活动屡禁不止。这样的现状造成了药品价格结构严重失衡,不良成本超过大多数药品生产企业的利润,并被转嫁给消费者的后果。

药物集中采购增加了药物采购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原有的一些腐败现象,大部分药物价格有所降低,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同时对规范医院药物进货渠道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分析,它的关键问题在于对我国现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进行基本的介绍,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再针对这些问题,就其深层次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借鉴国内一些省份和地区药品采购经验,提出对我国药物集中采购政策的建议。

课题的难点在于要明确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部分省市的先进做法,同时能有效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对我国的药品集中采购模式提出适合我国国情且在全国范围内能够得以推广的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药品是关系民众健康的特殊商品,其采购和使用作为基本医疗保障机制供求关系的重要环节,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在党中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关注民生大环境下,药品价格问题一直是医改的重要内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对药品集中采购不断进行探索:第一阶段是地方自发探索集中采购(1993-1999):20世纪90年代,在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整顿药品流通市场秩序政策推动下,部分地区的医疗机构开始探索药品采购方式改革。出现了定点采购、政府采购、招标采购等形式。第二阶段是全国推行集中招标采购(2001-2004):2001年后,卫生部及有关部委连续发布了三个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对采购主体、组织形式、品种遴选、评标办法、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国家层面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体系形成。以地(市)为单位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第三阶段是各地探索新的集中采购方式(2005至今):2009新医改已明确指出,对基本药物的采购实施政府主导的集中采购。2015年《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2015)7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药品采购工作的重要作用,细化了药品采购的实施路径和有关要求。各地陆续将集中采购组织单位提高到省级层次,并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新的集中采购方式。

1. 安徽模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采用了文献综述法、比较法对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进行分析。

文献综述方法:查阅文献了解我国药物集中采购相关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对目前药品的集中采购制度进行问题归纳总结;

比较法:对我国某些省份和地区的药品集中采购方法进行分类借鉴,提出对我国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政策建议。

5. 工作计划

2022-2022-1学期

14-16周 了解指导教师所发的论文(设计)课程内容、任务要求、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17-20周 对所选择的课题进行调研、查阅资料、方案设计,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