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完善以及商业银行发展路径的转型与创新,商业银行也已经逐步从传统的存储业务向信贷业务以及金融服务方向发展。
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融资需求的井喷,商业银行在面对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信贷规模增长带来的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对商业银行的持续稳定经营带来巨大危害,对银行业的发展造成巨大隐患,只有加强信贷风险管控,运用多种信贷风险管控方法,才能尽可能地减少风险。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参与信贷风险业务的现状及问题;3、大数据技术下的信贷风险内部审计模式的改进策略。
难点(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1、理论研究。
有关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信贷风险的研究各自已有丰富的理论成果,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建立关系;2、案例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信贷风险与风险管理银行的信贷业务是将从储户中吸收的存款,向有资金需求的借款人提供资金支持,并从中收取经济利益的经济活动。
信贷业务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而信贷风险一直都是银行发展的拦路虎。
银行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将贷款发放给借款人后,借款人无法按时归还本金和利息的损失。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相关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调研发现传统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并结合当下大数据背景提出内部审计推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框架: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及内容、全文结构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包括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信贷风险定义、内部审计与信贷风险的关系)第三章:内部审计参与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包括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问题)第四章:大数据背景下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的改进模式(结合案例分析,提出改进策略)第五章:结束语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实地调查及访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论文周计划:2022-2022-1学期第13周以前 完成选题。
第14-15周下达任务书,论文开题。
第16-19周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初稿(16周到校集中开题检查)。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