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治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传统的环境治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公众参与不足,难以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环境信息、参与环境监督、表达环境诉求,从而推动环境治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 ”时代环境治理和公众参与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互联网 ”环境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 ”环境治理的内涵、特征和模式。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要内容
1.“互联网 ”环境治理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互联网 ”环境治理的概念、内涵,探讨其与传统环境治理模式的区别和联系,并总结“互联网 ”环境治理的特征,如信息化、智能化、多元化、透明化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文献研究阶段:搜集和整理国内外关于“互联网 ”环境治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案例分析阶段:选择典型的“互联网 ”环境治理案例,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分析案例的背景、过程、成效、问题等,总结经验教训,为优化公众参与路径提供参考。
3.比较分析阶段:对不同案例、不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优缺点,为构建“互联网 ”时代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模式框架提供依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互联网 ”视角出发,探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丰富和发展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理论体系。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剖析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和策略。
3.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环境科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本研究中,以期为“互联网 ”时代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提供更comprehensive和更insightful的分析。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鑫,包存瑞.“互联网 ”环境治理的内涵、价值及实现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8(1):141-145.
[2] 马骏,蒋洪强.“互联网 ”环境治理:基本内涵、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中国环境管理,2018,10(5):1-6.
[3] 陈丽华.“互联网 ”时代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J].法制博览,2 019(22):264-26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互联网 ”时代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开题报告
-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研究–以浦口区盘城街道为例开题报告
- 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与优化——以江北新区“不见面审批”标准化模式探讨为例开题报告
- 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参与互联网公益的问题分析开题报告
-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冲突与化解的研究开题报告
-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政府治理短板及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
-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多主体协同应急响应机制的研究开题报告
- 后疫情时代城市社区应对常态化防疫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 疫情防控中的社区应急管理分析——以南京市P社区为例开题报告
- 城市社区公众参与基层协商治理的困境与对策分析——以南京市S社区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