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国海水体悬浮颗粒物吸收特征研究开题报告

 2024-07-26 14:41:42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海洋光学是研究光在水体中的传播、衰减以及与海洋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是海洋物理学的重要分支。

在海洋光学中,悬浮颗粒物吸收是影响光在水体中传播和衰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海洋初级生产力、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遥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东中国海作为我国最大的边缘海之一,拥有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条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悬浮颗粒物在水体光学特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吸收特性是海洋光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悬浮颗粒物吸收特征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东中国海为研究区域,以水体悬浮颗粒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测、实验室分析和数据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东中国海水体悬浮颗粒物吸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主要内容

1.分析东中国海水体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例如:长江冲淡水输入、台湾暖流、黑潮入侵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现场观测、实验室分析和数据模拟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现场观测:-在东中国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站位进行现场调查,采集水样和相关环境数据。

-利用光学仪器(例如,AC-S光谱仪)测定水体的光学参数,例如:遥感反射率、漫衰减系数等。

-利用采水器采集不同深度水样,并现场记录水温、盐度等环境参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区域性研究:针对东中国海这一特定海域,深入研究其水体悬浮颗粒物吸收特征,揭示该海域独特的光学特性。


2.多方法结合:综合运用现场观测、实验室分析和数据模拟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悬浮颗粒物吸收特征,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来源解析与贡献:利用吸收光谱技术解析悬浮颗粒物来源,并量化不同来源颗粒物对总吸收的贡献,为深入理解东中国海物质输运和循环过程提供新的视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金强, 张传伦, 刘丽, 等. 基于Sentinel-3卫星遥感的中国近海SPM质量浓度时空变化特征[J]. 海洋环境科学, 2020, 39(2): 195-204.

2. 冯志轩, 张传伦, 王金强, 等. 基于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的东中国海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J]. 海洋环境科学, 2022, 41(6): 905-913.

3. 刘子琳, 宋庆君, 李宝, 等.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三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 2022, 43(10): 4802-48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