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1976年,Juliao和Ling 在比较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及其秋水仙碱耐药亚系的膜蛋白成分时,发现有一个膜糖蛋白在耐药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与细胞的耐药程度呈正相关,他们认为该糖蛋白与耐药细胞内药物减少有密切关系,并把它命名为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1]。1986年,首次从产生多药耐药的细胞株中发现编码人体P-gp的基因,并命名为Abcb1,此后P-gp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但是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其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机制,以及评价P-gp抑制剂对多药耐药(MDR)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P-gp是一种药物外排泵,药物进入细胞以后与P-gp结合,P-gp利用水解ATP 的能量激活药泵,将结构不同或药理作用不同的药物和疏水化合物泵出细胞[2]。转录因子、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以及磷酸化、糖基化、泛素化和基因多态性在P-gp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但这些研究对象主要是以人和啮齿类动物及体外细胞为模型,而对猪、鸡等农场动物的研究相对较少。
1999年,Edelmann等克隆了鸡的Abcb1,与人的Abcb1和mdr2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67%和69%,Abcb1在肠道、肝脏中高表达,同时也广泛存在于肾脏、大脑、肺脏、心脏、卵巢组织等部位。Yamada等运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鸡的胚胎性腺的Abcb1和P-gp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并与鸡的卵巢滤泡中Abcb1和P-gp的表达进行了比较,发现Abcb1在鸡胚性腺分化后开始表达,但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量极低,而在成熟的卵泡间质细胞中表达量较高。Haritova 等对鸡各个组织中Abcb1的表达也进行了研究,发现Abcb1在鸡的小肠中表达量较高,其次是结肠,在嗉囊、腺胃和盲肠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在代谢器官肝脏、肾脏和肺脏中的表达量也很高。Barnes发现不同日龄的鸡肝脏和肾脏的P-gp表达程度不同,并且莫能星、杆菌肽,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等能够调节P-gp的表达水平[4]。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旨在通过采取real time RT-PCR的方法探究槲皮素在不同作用时间对健康鸡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肝脏和肾脏Abcb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及机制。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通过采取real time RT-PCR的方法探究黄连素和槲皮素对健康鸡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肝脏和肾脏Abcb1 mRNA水平表达量的影响及其机制。
4. 研究创新点
对于规模化养鸡场,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对于动物健康以及社会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P-gp对药物的体内过程有重要影响,是造成不同种属动物对药物口服利用度差异的重要原因,然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在人医临床研究得比较多,在国内兽医临床并不多见,研究槲皮素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健康鸡肠道、肝脏和肾脏Abcb1 mRNA水平表达量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可为提高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2.18-3.18 查阅文献资料,准备仪器试剂,撰写开题报告。
2014.3. 9-4. 9 购买25只一日龄健康鸡进行饲喂。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