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猪圆环病毒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它是一种小而无囊膜,呈 20 面体对称, 共价闭合,环状单股 DNA 病毒,病毒粒子直径平均17nm,是目前兽医学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
根据其致病性的不同,分为非致病性圆环病毒(PCV-1)和致病性圆环病毒(PCV-2)。
PCV-2除与PMWS相关外,还与临床上很多疾病有关,如繁殖障碍、呼吸道综合症、增生和坏死性肺炎、仔猪先天性震颤、猪皮炎肾病综合症、增生性肠炎、渗出性表皮炎、坏死性淋巴结炎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实验在确保病毒效价稳定在7.3水平上,与传统生产工艺进行对比,以期简化试验步骤,减少试剂的使用量及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
1.通过对比传统工艺,减少试剂的使用量,同时又不至于影响试验的准确性与重复性;2.经过研究对比,减少生产实践中试验者的劳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3.三种方法中均包含两种物质的测量,同时还有预实验的进行,主要的试验思路基本相同,区别关键在于改变某一个条件,最终的试验目的是寻找出一种生产更经济有实用价值的疫苗试验方案。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对比法本试验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三种方案同时的进行试验,比较其中的异同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2.并列法三个试验方案并列进行,没有主次之分,分别详细论述其具体过程与操作;3.逻辑法每个试验的进行兜采用一定的逻辑顺序,如:先确定试验的合适剂量,再进入具体的试验实施阶段;4.借鉴法借鉴前人的相关经验来指导自己的试验设计以及具体的操作实施;5.技术路线在进行种子细胞传代接毒的时候分别从A、B、C三方面进行不同的处理,经过37温室转瓶培养,依次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并通过测定最终毒液的效价,滴度来获取最佳生产方案。
A. 接毒比例0.5%,1%,5%;B. 收获时间72h, 96h, 128h;C. 冻融次数3次,4次,5次。
4. 研究创新点
1.将每种条件观察到的细胞状态和收获毒液效价的测定进行比较,从试验的设计到试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全方位的进行比较对比,总结出各种方法的异同;2.本课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在确保病毒效价不变的前提下,获得最适宜规模化生产PCV2 ZJ/C株疫苗生产工艺;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月21日到3月15日:根据实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试验方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毕业课题的确定;2.3月16到3月25日:根据自己选定的试验,有针对性的进行资料的查找与收集,将所得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撰写开题报告,把课题进行细化分析,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奠定一个好的基础;3.3月26日到4月01日:预实验的进行,试验剂量的确定,同时掌握试验过程中基本的试验技能,使得所做试验的结果具有可靠性;4.4月2日到4月25日:进行正式试验,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需要一个个试验单独完成;5.4月26日5月5日:进行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6.5月6日到5月15日:进行论文的撰写与初稿的完成;7.5月16日到5月23日:按指导老师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于完善,完成毕业论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