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IgH基因重排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12 12:29: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恶性淋巴瘤( Malignant lymphoma ) 是最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以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发热、肝脾肿大常见,晚期有恶液质表现,可见于任何年龄,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淋巴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十大高发肿瘤之一。根据肿瘤的组织结构及细胞学特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 Hodginps malignant lymphoma , H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inps malignant lymphoma , NHL) 两大类。

恶性淋巴瘤( ML)的诊断一直是肿瘤病理学上的一个难题。淋巴结内的细胞增生十分活跃,各种分化阶段的细胞混杂在一起,反应性淋巴结增生还是淋巴瘤容易混淆。单凭形态学分析常常难以区分淋巴细胞良性反应性增生和恶性淋巴瘤。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比较复杂,误诊率较高,其诊断主要靠组织病理学检查,而治疗效果评价主要靠影像学检测,因而对此疾病的认识较为局限,常与炎性增生难于区别而延误诊断及治疗[1]。部分 B-NHL 单纯通过 HE 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很难明确其性质,另外该病种类繁多,分类复杂,组织形态复杂多变,给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2]

NHL 是一类具有很强异质性的淋巴瘤,其细胞来源是恶性、未分化的细胞,是一种弥漫性、淋巴结外、高度分化的肿瘤,肿瘤细胞大多在淋巴结和脾脏内,也可累及骨髓和脑脊液,肿瘤细胞生长迅速,并快速广泛扩散。从免疫学角度分 T 细胞和 B 细胞两型。NHL 组织学形态多样,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能确诊 70%~ 80% 的病例,其余 20% ~ 30% 常与反应性病变难以区别[3]。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 PCR 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除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外,分子水平的诊断已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国内外也有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证实细胞的单克隆性增殖可协助 NHL的诊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建立准确可靠、操作性强、适用于临床实际工作的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方法,用于B 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 B-NHL ) 的辅助诊断。

研究内容:应用实时荧光 PCR 方法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IgH ( VH-JH )基因重排情况,探讨其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IgH 基因单克隆重排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引物设计的局限性,基因单克隆重排的检测方法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较高,目前重排检测多用普通PCR,需要跑电泳,而且开盖过程易污染,步骤繁琐,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采用骨架区引物 FR1、FR2、FR3 和重链连接区引物 H-IGHJH 组合 A 管 B 管 C 管模式、实时荧光 PCR 法对已构建的阳性质粒进行 IgH 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

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方法:质粒作阳性对照,血液 DNA 作阴性对照。SYTO9 荧光染料标记的实时荧光 PCR 方法检测 Ig H 基因的 VH-JH 重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用实时荧光 PCR(Real Time PCR)的方法,无需电泳,整个过程无需开盖,大大减少了污染。检测克隆性 IgH 基因重排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可靠,标本用量少并可用于石蜡切片,无放射性危害等优点,是 B 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良好辅助诊断手段。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2年2月 对 VH 的 FR1、FR2、FR3 三个骨架区,各设计多条引物,并对所设计引物进行反应性确认。

2012年3月 初步建立 FR1、FR2、FR3 三个骨架区的三管多重体系。

2012年4月 对已建立的体系进行灵敏度考察和体系的初步优化,非霍奇金淋巴瘤唾液标本、血液标本和石蜡标本收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