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腹泻是猪场三大类危害严重的疫病(腹泻、繁殖障碍、呼吸道感染)之一,猪场中的各阶段猪、各日龄猪均会发生腹泻。就引起的损失而言,仔猪腹泻是各养猪场老板和广大兽医工作者所关注的,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哺乳仔猪腹泻发病率为54.83%,死亡率为16.27%。而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广大基层兽医人员最多的体会就是难以治愈。
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非传染性因素有应激因素(如断奶、换料、转群、密度及热应激等)、管理因素(如产前消毒不当,通风不当等)、环境因素(温度及湿度)、母猪因素(泌乳量过高或过低)、营养因素(如维生素配比、氨基酸及脂类物质含量,饲料的质量等)、仔猪生理特点(如先天免疫力缺乏、消化器官不发达等)等。而病原性因素在我国则占主导地位,细菌性病原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魏氏梭菌等;病毒性因素则主要包括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圆环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等;寄生虫性因素主要包括球虫、小袋纤毛虫等寄生虫性腹泻。
病原性因素引发的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生与流行在近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造成猪场损失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感染在猪病毒性腹泻中危害最大。其中,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感染,它们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都十分相似,在临床上往往混合存在。因此需要进行病原的检测,查明病原,方能有效控制哺乳仔猪腹泻,减少因为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给养殖厂带来的损失。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初步了解致陆良县哺乳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性因素。
研究内容:
1通过RT-PCR/PCR方法,检测送检样品中是否有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圆环病毒和伪狂犬病毒;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从云南省陆良县养猪场采取仔猪病料(腹泻),并对病料来源的背景进行统计,利用试剂盒分别提取病料的RNA和DNA,并将RNA反转录为cDNA,设计引物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是否含有目标病毒,对所得结果进行结果统计。
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确定细菌种类。
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了解微生物种类和强度
4. 研究创新点
本试验目的为分析陆良地区仔猪腹泻病原问题,病料来源也为陆良县本地猪场,可以帮助当地疫控中心更好的开展工作,切实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服务于养殖户。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02.22-2014.02.28查找相关资料,设计试验方法与技术路线。
2014.03.01-2014.03.31收集病料,统计病料来源,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对送检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确定细菌种类。
2014.04.01-2014.04.20提取病料的RNA,反转录cDNA,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送检样品中是否有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