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o样蛋白激酶1(Plk1)在动粒上的定位与功能调控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2 12:29:2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意义: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细胞增殖的依序正常进行保证了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传承,因此细胞增殖是物种的延续和进化的基础。

细胞增殖的周期调控是一个由多种生命物质成分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研究Plk1在分裂期动粒上定位的调节机制。

(2)研究内容: 确定Plk1野生型(Wild Type,WT)、K492R突变体(492位点突变成丙氨酸)以及2A突变体(R538A/H540A)在动粒上的定位区别,同时也观察化学小分子抑制剂对PBD抑制作用的细胞中动粒上的定位。

Plk1的492位点受到泛素化修饰,而突变体K492R则将这个位点突变成没有功能的丙氨酸,不能受泛素化修饰,导致Plk1的PBD不能顺利和底物结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细胞培养;细胞同步化;细胞转染;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Co-IP);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

(2)研究路线:见附图。

(3)实验方案:通过基本的细胞间细胞培养、细胞同步化以及细胞转染等技术手段,将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处理至所需状态;利用免疫荧光试验初步观察Plk1在细胞动粒上的定位;选取Plk1在动粒上的结合蛋白作为参照,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试验以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试验分析Plk1与其底物蛋白的结合程度的变化,进一步验证荧光实验所观察到的结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Plk1在中心体的成熟和分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调控纺锤体装配,但在动粒的定位调节尚不完全清楚。

通过对内源、外源及小分子抑制的几种细胞处理,从多个角度发现Plk1在动粒上的定位及调节机理。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见附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