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tocida, Pm)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棒状杆菌,属于巴氏杆菌属。产毒素性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c pasteurella multocida , T Pm)是Pm的一种,其宿主众多,猪就是其中之一[1]。 感染产毒素性多杀性巴氏杆菌能够导致猪的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PAR),该病使得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蒙受巨大损失[2]。由T Pm产生的巴氏杆菌毒素(P. multocida toxin, PMT),是造成该病的主要毒力因子[3, 4],同时,PMT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N端和C端都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具有很好的疫苗开发潜力。本研究利用D型产毒素性巴氏杆菌,通通过原核表达、纯化得到重组巴氏杆菌毒素(rPMT),同时通过截短表达成功制备了针对PMTN-末端和C-末端的多克隆抗体,为后续开发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提供了可靠生物材料。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可以能够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按荚膜型别的不同,可分为A、B、D、E和F 5种血清型[5]。该菌对健康猪不易感,多发生在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中,可引起猪的巴氏杆菌性肺炎、进行性萎缩性鼻炎,严重影响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目前防治该菌的有效手段仍是使用抗生素。随着抗生素广泛使用甚至是滥用,该菌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加,且多呈多重耐药性。由于其宿主多,分布广,不同地区血清型分布存在差异,且不同血清型菌株之间交叉保护力弱,单一疫苗防控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探究特定地区细菌荚膜型的分布、耐药性的变化、巴氏杆菌继发感染的原因等对开发猪萎缩性鼻炎混合型疫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巴氏杆菌毒素(P. multocida toxin ,PMT)也被称为皮肤坏死毒素、鼻甲萎缩毒素或溶骨毒素,是引发猪进行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分子量大小约为143kDa[6]。现已知PMT蛋白的C端含有催化位点,而其N端则是细胞结合位点[7]。鉴于PMT优良的免疫原性,通过福尔马林灭活后可以诱导机体产生抗PAR的特异性抗体[8]。可惜的是,天然PMT的含量在巴氏杆菌所含蛋白总量中占比不足0.6%,所以很难去大规模地从大肠杆菌中纯化、灭活全长的PMT。然而,PMT的C端是其免疫原性的必要组成部分[9],而且其N端487个氨基酸也具有免疫保护作用[10],因此利用表达蛋白制备出猪萎缩性鼻炎疫苗具有可行性。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完成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中重组蛋白的构建和表达。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利用D型产毒素性巴氏杆菌,通通过原核表达、纯化得到重组巴氏杆菌毒素(rPMT),同时通过截短表达制备了针对PMTN-末端和C-末端的多克隆抗体。
技术路线:菌种复苏及培养→重组质粒的构建→重组质粒的原核表达、鉴定和检测
4. 研究创新点
巴氏杆菌毒素(PMT)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毒力因子,少量PMT即可复制出该病。同时,PMT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N端和C端都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D型产毒素性巴氏杆菌,通通过原核表达、纯化得到重组巴氏杆菌毒素(rPMT),同时通过截短表达成功制备了针对PMTN-末端和C-末端的多克隆抗体,为后续开发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提供了可靠生物材料。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①查阅参考文献以及相关研究的内容;
②熟悉实验室和实验室设备的使用;
③菌种复苏及培养;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