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内容:蜈蚣具有祛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等功效,是我国传统动物药材。目前,蜈蚣的主要用药方法是水煎剂,因此对蜈蚣的水溶性成分进行研究,对进一步阐释蜈蚣的药理作用机制有重大意义。目前,对蜈蚣的核苷类成分研究甚少,本课题建立不同批次、不同产地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中多种核苷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方法,优化蜈蚣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色谱条件,对不同批次、不同产地蜈蚣中核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检测以及差异分析,摸索蜈蚣内在质量控制方法。
课题意义:在我国,蜈蚣资源丰富、人工养殖技术成熟,为其研究和生产提供丰富的药源。同时,蜈蚣自古以来可入药,是临床上常用的动物类中药之一,并且拥有大量配伍方剂资源,为现代实验挖掘天然有效成分奠定坚实基础。中药因其标本兼治的特点在亚健康及疑难杂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药理研究表明蜈蚣具有抗凝血、抗惊厥、抑菌、抗癌及镇痛消炎等作用。但是,迄今为止,蜈蚣中许多活性成分尚不清楚,其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之间关系尚不明确。因此,蜈蚣具有研究价值。本课题利用现代手段,对蜈蚣化学成分之一核苷类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实现多组分快速测定,该方法迅速、简便,为蜈蚣化学内在质量控制提供一个可靠方法,有利于蜈蚣的开发利用。
2. 文献综述
蜈蚣的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蜈蚣的相关文献资料,对蜈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后期的实验研究奠定文献资料基础。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1实验仪器与材料 1.1实验材料 少棘蜈蚣,多棘蜈蚣(不同产地、不同批次) 1.2实验试剂 黄嘌呤,胞嘧啶,腺嘌呤,二水合黄嘌呤核苷,肌苷,胞苷,腺苷,胸苷,尿苷,鸟苷,α-脱氧腺苷,胸腺嘧啶,次黄嘌呤,2-脱氧尿苷,2'-脱氧肌苷,2'-脱氧鸟苷,2'-脱氧胞苷(均购自于Sigma公司,纯度均大于99%);超纯水(经Milli-Q净化系统过滤),甲醇为色谱纯(XX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实验仪器 Waters 2695-Waters 2998UV/Visible Detector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KQ-5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illi-Q超纯水机(美国Millipore公司);TGL-16C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电子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 2 溶液配制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少棘蜈蚣、多棘蜈蚣数条,打粉,取粉末约0.5g,精密称定,置于25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10mL超纯水,超声提取60min,离心10 min(10000 r/min),取上清液于25 ml容量瓶中,残渣再同法提取2次,加超纯水至刻度,摇匀,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置与冰箱内备用。 2.2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分别称取17种核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超纯水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配制成17种核苷对照品储备液,浓度分别为:腺嘌呤Xmg/mL、胞苷X mg/mL、黄嘌呤Xmg/mL、次黄嘌呤Xmg/mL、尿苷Xmg/mL、胸腺嘧啶Xmg/mL、2-脱氧尿苷Xmg/mL、鸟苷Xmg/mL、2-脱氧鸟苷Xmg/mL、肌苷Xmg/mL、2-脱氧肌苷Xmg/mL、胸苷Xmg/mL,置于冰箱内备用。 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分别精密吸取腺嘌呤腺嘌呤XmL、胞苷X mL、黄嘌呤XmL、次黄嘌呤XmL、尿苷XmL、胸腺嘧啶XmL、2-脱氧尿苷XmL、鸟苷XmL、2-脱氧鸟苷XmL、肌苷XmL、2-脱氧肌苷XmL、胸苷XmL于50 mL容量瓶中,加超纯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混合对照品溶液,置于冰箱内备用。 3实验内容 3.1 色谱条件 Waters XSelectHSS C18Column(250 mm4.6 mm, 5 μm)(爱尔兰Waters公司);进样体积10μL,流动相:A相为甲醇,B相为超纯水,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 3.2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等倍稀释,稀释后的浓度为原浓度的1/2,1/4,1/8,1/16,1/32,1/64,得到7个不同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按3.1项下色谱条件分析。以各色谱峰的峰面积为纵坐标Y,其对应浓度为横坐标X,建立回归方程。 3.3 检测限和定量限 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混合对照品溶液,按3.1项下色谱条件分析,以S/N=3为检测限,以S/N=10为定量限。 3.4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某一批次、某一产地的少棘蜈蚣的供试品溶液,按3.1项下色谱条件分析,连续进样5次,计算各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各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RSD小于3%,说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3.5重复性试验 取某一批次、某一产地的少棘蜈蚣粉末适量,按2.1项下方法平行制备5份,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按3.1项下色谱条件分析,计算各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各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RSD小于3%,说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3.6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某一批次、某一产地的少棘蜈蚣的供试品溶液,按3.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于0、2、4、6、8、10h进样,计算各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各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RSD小于3%,说明各样品均在10h内稳定。 3.7加样回收率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分别精密称定腺嘌呤Xmg、胞苷X mg、黄嘌呤Xmg、次黄嘌呤Xmg、尿苷Xmg、胸腺嘧啶Xmg、2-脱氧尿苷Xmg、鸟苷Xmg、2-脱氧鸟苷Xmg、肌苷Xmg、2-脱氧肌苷Xmg、胸苷X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超纯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称取各蜈蚣粉末0.5 g,各6份,精密称定,置于25 ml具塞锥形瓶中,分别精密加入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适量,按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3.1项下色谱条件分析,计算各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各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RSD小于3%,说明本方法回收率良好。 3.8 含量检测 按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3.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各批次、各产地蜈蚣的核苷类成分的含量。 技术路线: |
4. 工作计划
1月至2月:查阅关于蜈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中英文文献、收集相关资料
2月至3月:撰写蜈蚣研究进展的文献,设计蜈蚣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的实验方案,撰写开题报告,收集各产地、各批次的蜈蚣
3月至4月:建立HPLC法,优化色谱条件,优化蜈蚣提取工艺,方法学考察,测定蜈蚣核苷类成分含量,结果分析
5. 难点与创新点
1.首次建立HPLC方法研究蜈蚣中核苷类成分含量
2.比较分析不同批次、不同产地蜈蚣中核苷类成分含量差异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