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里,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对外贸易领域更为突出。中国货物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0498.3亿美元,年增速20%,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同期自身GDP和世界贸易的发展速度。中国货物贸易出口的世界份额则从1978年的0.7%持续扩大到2013年11.2%,全球排名则相应的由第32位跃居到2位。截止到2014年,中国同时为日本、美国和欧盟等三大贸易伙伴的最大进口来源地。
然而,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和挑战。我国虽然是当今世界的出口贸易大国,但是却不能称为贸易强国,这主要是由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由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够优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竞争力低、附加值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出口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因此,不论从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现状看,还是从我国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态势来看,调整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通过该选题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认清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哪些方面的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并且有利于企业认清自己的位置和未来的方向,对我国经济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对于研究出口商品结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互动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姬沈育(2001)指出,国际贸易与国内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关联性,甚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可以被看作是国际因素影响国内产业结构的#8220;通道#8221;。吕瑛(2003)认为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是出口商品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实现稳固主导产业、改良传统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扶持特色产业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才能真正完成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祁国志(2008)通过对浙江省的数据调查得出,产业结构变化与贸易结构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王娥燕(2008)在研究辽宁省进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时,通过对二者进行途径和机制分析,得出结论:辽宁省的贸易发展对其产业结构变化及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赵丹(2008)运用实证研究得出优化产业结构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必由之路,因此,应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挥传统产业优势,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贸易结构升级。袁欣(2010)指出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可以被看作#8220;原像#8221;与#8220;镜像#8221;的耦合关系,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却未能有效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这是由于占有优势地位的加工贸易干扰了这一直接关联,而非我国产业结构的自身问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进度:
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18日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以及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1月21日至2022年4月15日完成初稿进行中期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
5. 参考文献
[01]张忠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与中国所面临问题对策分析[D].东华大学,2010.
[02] 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7(5) [03]孟振,2006: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4]杜修立,王维国.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1980-2003[J]经济研究,2007(7):137-15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