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带一路”涵盖了64 个沿线国家,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的不同区域,连接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三大洋。地理位置以及环境气候的差异使得这些国家在自然资源、优势产业、人均收入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十分不均衡。根据Aid Data数据库,中国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共计46个国家进行了援助,涉及了官方发展援助(ODA)项目及非官方发展援助(OOF),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然而目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援助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较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具体效果分析不够明晰和深入,因此作者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中国援助是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是十分有意义的。同时本文还期望根据研究结果对中国政府实施对外援助提供建议,同时也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的利用援助来发展经济提供参考意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援助的经济增长效果,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对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对外援助的政策建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的利用援助来发展经济提供参考意见。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国际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增长效果做了许多探索,提出了许多对外援助模型。关于对外援助对于受援国经济增长效果的相关文献数量繁多,主要分为对受援国经济增长效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
关于对受援国经济增长效果的积极影响的研究,Adelman amp; Chenery(1966)认为,对外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影响,是通过提高受援国的出口和投资起作用的。而从直接影响的角度来说,最早可以追溯到Papanek(1973)的研究,他将对外援助作为一个单独的外资分类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了国际援助对于受援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的结论。Guptaamp;Islam (1983)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引入地理、社会文化和机构特征为控制变量,然后指定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发现对外援助对经济发展总体上呈显著正相关。Burnside amp; Dollar(2000)则将财政、货币和贸易政策三项指标融合,构建复合指标来衡量政策因素。结果表明,采用良好政策的国家,对外援助提高了受援国的生产力水平。在中国对外援助方面,Berthlemy(2006)研究了中国对非洲的对外援助,认为中国的对外援助能通过贸易创造效应促进非洲经济发展。汪文卿和赵忠秀(2014)发现中国的援助改善了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依赖自然资源出口的国家的贸易条件,认为中国援助对该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唐露萍(2014)对非洲部分国家进行援助效果检验,发现中国援助提高了资本率形成率,因此中国援助对非洲经济发展有效。朱丹丹和黄梅波(2015)则以非洲15 个国家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中国援助对非洲受援国的进出口起到了促进作用。Liuamp;Tang(2017) 研究美国和中国对非洲的外国援助对捐助国和受援国之间贸易流动的影响,通过引力模型估计认为中国援助促进了中非贸易额和非洲进口的增加。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填写好《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2、2022-1:提交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白云真.“一带一路”侣议与中国对外援助转型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No.423(11):55-73 159- 160.
[2]查伟强.中国的对外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201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