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反倾销作为国外许多国家保护其国内企业和产品的重要手段已在国际贸易中愈演愈烈,但我国的反倾销应诉力与反倾销竞争力还比较薄弱。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对反倾销的原因和特点具体深入地了解,以便对反倾销作出积极应对。
目前学术界在分析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具体原因时,偏重于从发达国家保护国内本产业、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客观指出了我国存在着出口商品附加值较低、无序竞争严重等问题。
美国是世界上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位居WTO成员国第二位;同时,美国既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又是对中国的第二大反倾销起诉国。由此,本文以美国为例对我国遭受反倾销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凸显重要。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论文主要工作为旨在通过对下列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出口产品频遭国外反倾销提供理论依据和应对建议:
1)我国出口产品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现状;
2)反倾销的具体原因,尤其是美国在确定倾销问题上的主观原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反倾销是一国对外国进口商品的倾销行为进行抵制的措施和手段。
美国政府相关法律规定:外国进口产品的出厂价格高于美国进口到岸价,这种情况就被认定为倾销,可以对其马上提起反倾销控诉,由美国商务部进行立案调查,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裁定。而L.Deleon(1997)认为,以低于母国市场价格销售的出口产品,不一定就是不公平,反而是一种竞争的健康战略。
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生产大国、贸易大国的崛起,全球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也与日俱增。李丽红(2002)指出,西方国家在反倾销立法中,通常把社会主义国家和曾经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在反倾销问题上,对这类国家采取不公平的歧视性做法,使这些国家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失。现实中,美国是世界上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位居WTO成员国第二位;同时,美国既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又是对中国的第二大反倾销起诉国。Aggarwal(2004)分析认为,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只要国内企业向政府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那么国内企业就会更可能得到保护,发起反倾销调查本身就存在贸易效应,导致进口下降。在反倾销诉讼中,中方企业若是被反倾销终裁败诉,直接的损失就是缴纳高额的反倾销税,而间接的损失可能就是被迫撤离退出美国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影响巨大。张海星(2003)认为,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不断升级,反倾销逐渐演变成为许多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手段,指控他国倾销仅仅是一种借口,由此而来,反倾销对各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愈加明显,常常会对进口国和出口国双方造成双输的结果。Irwin(2005)从美国失业率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发动反倾销调查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认为美国的失业率与对外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存在关系,对外反倾销数量越多,美国失业率也就越高。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调研发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及我国出口企业都可能造成美国对华反倾销,分析我国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了解反倾销现状,接着研究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
1)查阅国内外学者对美国反倾销研究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