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制造业。
在这一大趋势的推动下,国际生产要素流动性变得十分活跃,国际资本流动范围迅速扩大,而其中大部分的资本采取的流动方式是外商直接投资(FDI),一半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对发展中国家的流动资本依然不足,但是增长趋势明显,尤其是对中国的投资。
中国经济实体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吸引了以美国、德国、日本等为主的发达国家的注意力,外国实力强大的企业纷纷到中国来投资,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FDI在中国制造业的地位 2.FDI对中国制造业产出的贡献3.FDI企业对中国制造业利税的贡献4.FDI对中国制造业的关联程度 5.FDI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贡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为什么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引起极度重视2. FDI对创造业技术创新的优势所在。
(1)引入先进技术。
(2)提高生产效率。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活动迅猛发展,由此面带动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随之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应运而生,这些理论角度不同、观点迥异、内容纷范围广泛,主要有#8220;投资选择理论#8221;、#8220;资本化率理论#8221;、#8220;垄断优势理论#8221;、#8220;比较优势理论#8221;、#8220;内部化理论#8221;、#8220;产品生命周期理论#8221;、#8220;区委优势理论#8221;等等。
国内方面,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方面,中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了理论抽象,阐述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和行为方式等,形成了一系列对外投资理论。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4年12月-15年1月,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15年2月-3月,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同时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15年4月,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的写作,并保证格式符合要求,填写论文中期检查表、任务书等,上交论文初稿和英文翻译稿及原件,进行中期检查;15年5月,接受指导老师批阅意见对论文、英文翻译等材料进行修改完善, 6月初定稿;15年6月,仔细阅读已完成的论文及相关资料以备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年鉴》,2001-2003各版[2]江小涓,李蕊.中国工业经济,2002(7)[3]吴丽波.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4]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5]洗过明,严兵.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J].世界经济.2005(10):18-2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