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劳动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和发展的基础,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劳动力进行迁徙,因为劳动力的迁徙会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产生很多问题及影响,并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我选这个题目,就是要查阅各种资料,找出例子,利用统计数据来分析使得劳动力迁徙的因素、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问题及影响,并针对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提出我的观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利用统计数据研究江苏省劳动力的结构并对其进行分析
二:利用具体例子来分析劳动力迁徙的原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李尚峰认为服务贸易对一国或一地区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促进和质量提高的特殊作用,引起了我国和地方政府的广泛关注。以进出口数据为依据,从江苏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总量、江苏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江苏服务贸易进出口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江苏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江苏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国内部分地区比较、江苏服务业外商投资比较等指标体系看,目前江苏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很弱,但将来江苏承接国际服务贸易的转移会像当年承接制造业转移那样,成为全国或全球的焦点。
沈卫平,金晓瑜认为,对劳动力要素来讲,机会成本就是劳动力为流动或不流动而牺牲掉的收益或付出的代价。为便于研究,我们选择了几种主要类型来进行分析:江苏城市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属于不同经济类型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劳动力在不同部门、单位之间流动的机会成本;劳动力在本省区域间流动的机会成本。 通过对江苏劳动力要素流动的机会成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城乡收入的较大差距、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收益的较大差距,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形成强劲#8220;拉力#8221;。虽然对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来说,向城市流动的机会成本要低于预期收益,但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产业之间流动的机会成本,一般比向城市流动更低。农业劳动力在单纯务农的机会成本较高、一部分人跨区域流动的机会成本也较高的约束条件下,实行兼业经营,兼业经营可以使农村劳动力获取农业和非农业的全部收益。
何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和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努力,也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就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即#8220;三农#8221;问题)而言,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解决我国#8220;三农#8221;问题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我国统一城乡的劳动力市场还远未形成,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很高且持续扩大,提高农民务农劳动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措施在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就业;另一个是转移出去的农民工在城市实现定居且融入城市。因此,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分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和在城市的融入问题,重点研究新时期农村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问题,以期从劳动力转移角度为我国城乡统筹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提供实证研究依据。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估算研究测算结果显示,假定我国实现到21世纪中期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同时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相等的政策目标,那么到2050年农业劳动力平均每年要减少大约0.86个百分点,即663万人;如果今后若干年内农民可以接受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20%到30%的水平而仍然保持高度的生产积极性和社会安定,每年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仍然在645万左右。另外,非农就业机会和成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农村劳动力的人口学特征与人力资本以及乡村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生态价值会对最终的需要转移的劳动力数量产生影响。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劳动力转移分析通过人口统计资料以及案例村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人口从整体上已经进入老龄化,而且这个趋势还会继续下去,甚至老龄化现象会进一步突出,这主要和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中老年劳动力,但是由于中老年劳动力相较年轻劳动力而言,在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的机会比较小以及相应的工作条件比较差,转移倾向比较低,而且转移难度也较大,因此,随着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农村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会放缓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数量。城乡统筹的关键不在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数量,而在于已经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融入情况。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从经济、社会以及心理三方面综合选取指标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情况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目前江苏省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总体上已经达到#8220;半#8221;市民化以上的水平,农民工在行为方式上城市融入程度最高,价值观念次之,归属感最低。大多数的第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在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方面都处于50%-80%的城市融入水平区间,而对于归属感,则有大多数的农民工处于较低城市融入水平区间。从代际差异角度来看,两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存在着差异,其中第一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得分为59.6%,新生代农民工得分为68.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及其代际差异分解分析OLS和分位回归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对第一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产生较大贡献的因素主要是教育水平、社会资本、职业以及收入水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的主要决定因素有社会资本、收入水平、教育水平以及性别。相比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教育对第一代农民工而言是更为重要的融入城市的途径,而社会资本却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手段。两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差异主要由其在个人资源禀赋上的差异所引起的。相应政策建议:(1)扩大就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2)消除制度性障碍,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3)增加公共教育和培训支出,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4)构建有利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体系;(5)考虑代际差异,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代际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1日--2022年1月18日,撰写提交并修改开题报告,收集有关论文资料和数据2022年1月19日--2022年4月10日,撰写并提交论文初稿,找资料丰富论文内容2022年4月11日--2022年5月6日,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对论文进行修改,不断完善论文,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2022年2月28日--2022年4月19日,对论文中涉及定量研究的部分作具体完善,完成外文资料翻译2022年5月7日--2022年5月16日,论文定稿2022年5月17日--2022年6月10日,整理论文的所有相关资料、准备答辩
5. 参考文献
[1]李岳峰. 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上海浦东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2]何军.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3]姜乾之.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地区发展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4]赵可可.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2.[5]孙三百. 机会不平等、劳动力流动及其空间优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6]孙丽环. 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7]杨平. 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8]王瑞. 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9]郭升荣. 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10]黄国华. 成本与市场双重约束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2010,01:34-40.[11]陆婧婧,苏宁. 浅析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J]. 现代商业,2010,14:53 52.[12]周孝坤,冯钦,廖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0,16:74-77.[13]闫克锋. 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性及协调性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2.[14]邓岳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15]程贯平,马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的变迁及其成因[J]. 理论导刊,2003,07:21-23.[16]Lawrence C. Pellegrini,Rosa Rodriguez-Monguio,Jing Qian. The US healthcare workforce and the labor market effect on healthcare spending and health outcom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Finance and Economics,2014,142:.[17]Jayoung Yoon. Labor market outcomes for women in East Asia[J]. Asian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2015,21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