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商业银行应变策略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18 09:00: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正在潜移默化的融入人们的生活,而且渐渐成为一种发展潮流。互联网企业在其数据和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下,在几年前已经深入支付结算和信贷这两项银行的核心业务。如今,余额宝的推出以及#8220;三马#8221;的跨界合作,使得互联网企业与金融行业进一步融合,蚕食着本来属于银行的业务,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银行如果不能适应客户交易习惯网络化的趋势,以及业务模式的创新所带来的竞争,那么银行原本金融中介的角色将会受到挑战,银行业在金融市场中的定位也将受到这一趋势的考验。

因此,我们需要多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几种主要模式,比较了互联网企业和商业银行各自的优势,最后指出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核心竞争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结合互联网和金融结合的几种方式阐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2.比较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各自优势有哪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闫冰竹(2013)认为:在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时代,商业银行要真正将数据作为战略性资产,有效整合来自银行网点、PC、移动终端设备、传感器网络传来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海量数据,改变传统#8220;拍脑袋#8221;决策方式,为科学决策、战略升级和经营转型提供强力支撑。目标建设#8220;智慧银行#8221;。智慧银行是能够通过内外兼修,准确应对、快速应变、有机处理繁杂数据,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敏锐洞察并引领客户需求的高度智能化金融商业形态。减少依赖节点型的专用资本,学会运用网络化的社会资本,从传统有时限的金融服务向全天候服务转变,这也正是未来银行转型的重要抓手。打破传统物理网点的地域限制,提供#8220;银行始终在客户身边#8221;的全场景金融服务。改变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服务限制,提供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整合柜员、客户经理、自助设备、网银、手机或移动终端等各类渠道,彻底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提供一点接入、全程响应的智能化渠道服务,为客户创造最佳服务体验。

王永利(2013)提出以下几种策略:1.网上银行打造为综合在线营销服务平台;2.移动金融营造成为开放共享的商业生态圈;3.过电子商务整合上下游以及线上线下资源;4.渠道建设成为商业银行创新服务模式的实验基地;5.渠道融合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战略任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进行相关文献及数据的收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

2.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方式、优势);同时,搜集商业银行的资料(自身优势)。

3.对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得出商业银行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湛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2012,(24):15-17.

[2]马文刚.2013 开启互联网金融#8220;元年#8221; [J].上海信息化,2013,(02):41-45.

[3]由曦、宋玮、刘绮琳、袁满、董欲晓.交战互联网金融[J].时代金融,2013,(01):29-3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