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的表现形式与风险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19 08:57: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影子银行,已成为金融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产物之一,#8220;影子银行#8221;一词频频见诸报端与新闻媒体中,引起了专家甚至是普通民众的广泛的关注,按照国外的通行定义来说,#8220;影子银行系统#8221;主要包括了资产证券化这一业务以及参与在这过程中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自2007年8月次贷危机席卷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以来,直到现在,整个世界金融体系依旧处于恢复期,次贷危机的影响可见一斑。在种种诱因中,影子银行首当其冲,其在次贷危机的产生及传导中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回顾中国,中国所受影响虽不及美国、欧盟严重,但是也陷入了经济低潮,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浮上了水面--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在国际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2年下半年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在此份报告中,特意提及了中国的影子银行并对此表示担忧;在国内,影子银行一定程度上对冲着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在市场下行时,影子银行高杠杆操作将成倍的放大风险,继而形成一个不断强化的价格下跌循环。当基础资产价格出现下跌,影子银行会启动去杠杆化过程,一种方法是通过风险资产的出售来偿还债务,进而收缩资产负债表;另一种方法是吸引新的股权投资以达到扩充自有资本的目的。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法,投资者大规模出售风险资产,就会引发市场动荡,导致此类风险资产价格下跌,而尚未出售的资产的价值就会再度下降,循环往复,价格一路下跌。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就很有可能造成市场流动性的紧张,可能进一步导致信贷市场产生系统性危机。这也就是说,影子银行过度的杠杆操作可能导致信用的非理性扩张,最终使得整个金融体系奔溃(张明、郑联盛,2009)。

以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存在提前还款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针对这些风险,中国政府应采取相应的监管举措,引导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8220;影子银行#8221;最早在2007年由McCulley提出,即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从事与传统商业银行体系相类似的金融活动,却不受监管或很少受中央银行监管的金融机构。

影子银行一个显著特征是高杠杆率,一般而言,杠杆操作本身就是一个信用创造的过程。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操作创造了大量的信用,在创造信用的同时,对流动性的依赖也急剧上升。影子银行的这些运行机制和证券化产品很容易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波动,甚至丧失再融资功能,使得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大幅萎缩,进而产生系统性风险(Rogoff和Reinhart,2008)。

巴曙松(2013)从四个层级对影子银行进行定义分类:最窄口径,影子银行仅包括银行理财业务和信托公司两类;较窄口径,包括最窄口径和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较宽口径,包括较窄口径、银行同业业务、委托贷款等出表业务;最宽口径,包括较宽口径和融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典当行等民间融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刘文雯,高平. #8220;影子银行体系#8221;的崩塌对中国信托业发展的启示[J]. 上海金融,2010,07:55-59.

[2]王达. 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 国际金融研究,2012,01:35-43.

[3]易宪容. 美国次贷危机的信用扩张过度的金融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2009,12:14-2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