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计划评审法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工程项目计划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综述计划评审法并且研究其在工程计划中的运用,总结出具有参考性的结论,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应用网络计划图来表示工程项目中计划要完成的各项工作,完成各项工作必然存在先后顺序及其相互依赖的逻辑关系;这些关系用节点、箭线来构成网络图。网络图是由左向右绘制,表示工作进程,并表示工作名称、代号和工作的持续时间等必要信息。通过对网络计划图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通过不断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最优方案,以求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的效果。绘制网络计划图之后,计算时间参数和确定关键线路,仅得到一个初始计划方案。然后根据上级要求和实际资源的配置,需要对初始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即进行网络计划优化。目标是综合考虑进度,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费用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网络计划技术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美国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发源地。1958年,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在研制舰载“北极星”导弹时提出计划评审法,加强了对该项复杂工程的进度管理,使工程提前两年完成。在此期间,美国杜邦公司和兰德公司也研究出一种编制计划和进度管理的新方法,称为关键路径法(CPM)。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同,主要区别只是对作业时间的估计方法不同。关键路径法以经验数据来确定作业时间,着重于成本控制,而计划评审法主要用于缺少实际经验的工程项目,常用统计方法确定作业时间,着重于时间控制。60年代末期,为解决工程管理中出现的复杂性和随机性问题,又提出了图解评审法(GERT)。美国政府于1962年规定,凡是与政府签订合同的企业,都必须采用网络计划技术,以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1974年麻省理工学院调查指出:“绝大部分美国公司采用网络计划编制施工计划。”目前,美国基本上实现了采用计算机绘画、优化计算和资源平衡、项目进度控制,实现了计划工作自动化。以后又提出了新的网络计划技术,如图示评审技术(GERT),分析评审技术(VERT)等。
我国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将网络计划方法引入我国,并在航天系统引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综合研究各类网络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简化,于1965年发表了《统筹方法平话》,为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方法奠定了基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得到工程管理人员的重视,且已取得客观的经济效益。为在我国推广普及网络计划技术,我国建设部公布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以便统一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计算规范。尤其是微机的普及和网络计划软件的不断更新,这些为在国内大范围推广网络计划技术创造了条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
整理复习相关知识,收集资料查找文献、数据。
-
综述计划审评法,研究计划评审法在工程项目计划中的实际运用。
-
运用实际案例,联系理论、方法和数据来探究计划评审法是如何在工程计划中应用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参考文献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分会编著.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
卢向南.项目计划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
郭煌耀.运筹学原理与方法[M].成都: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