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电子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
电子支付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和支付习惯,也对货币流通、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我国,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促进了消费增长。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其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电子支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展开,首先梳理电子支付的概念、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电子支付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然后,分析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要素、传导路径以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电子支付对利率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评估电子支付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针对电子支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电子支付监管体系、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等政策建议。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电子支付概述:-界定电子支付的概念,并阐述其内涵-梳理电子支付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并分析其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2.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分析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要素、传导路径以及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利率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的具体内容
3.电子支付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分析电子支付对利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包括电子支付如何影响利率的形成机制、传导渠道、传导效率,以及对货币当局通过调整政策利率来调控宏观经济的影响。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工具,对电子支付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研究阶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电子支付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empiricalbasis。
2.理论分析阶段: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理论,构建电子支付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框架,并提出相关假设。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创新性: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电子支付纳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框架,从电子支付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传导效率和传导效果的影响角度,探讨电子支付背景下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变化、新特征和新趋势。
2.研究方法的创新: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计量模型,并运用最新的数据和分析方法,对电子支付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期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研究结论。
3.研究内容的创新:在深入分析电子支付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电子支付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变化趋势,并针对电子支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范从来,曾刚.数字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综述[J].金融研究,2021(12):1-18.
[2] 徐忠,周强,王晋,等.数字货币、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21(09):1-18.
[3] 李斌.金融科技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及应对[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1(08):5-10 1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