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为目标,是传统金融行业与高端的互联网科技相结合所产生的新兴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以其业务涉猎范围广泛、灵活多变、操作简单便捷以及市场服务面广等优点,一经出现,便带来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群体,更是受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影响颇深。互联网金融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消费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理财观念。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都具有其两面性。互联网金融的广泛应用既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也在潜移默化中带来了一些不良的风险和影响。此外,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还并不完善,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对大学生的消费、理财行为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着重从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大学生消费行为(主要包括消费数额、消费方式、消费模式、支付模式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影响(主要包括大学生购买理财产品行为、借贷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利弊方便进行分析和对比,来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写作提纲:
①绪论: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简单介绍,并就选题的理由和选题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随后对国内外关于互联网金融对于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和理财观念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侧重点和创新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我国国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高山鹏(2016)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及方式产生的影响,指出大学生理财观念及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郭靖钰(2015)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针对互联网金融如何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提出合理化建议。赵蕊2015)以重庆市某区的大学生为例,找出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支付方式和理财行为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国外:国外对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外的研究者主要侧重于分析大学生进行互联网消费的原因、差异性等方面。Donna Mccloskey(2002)指出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原因是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Yoo-KyoungSeock、Lauren R.Bailey(2013)指出购物乐趣、时尚意识、价格意识、购物信心、方便意识及品牌忠诚度是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8月上旬:设定论文大致方向,初步拟定论文题目;
(2)2022年8月下旬:根据论文涉及的范围,查阅资料,写出文献综述;
(3)2022年12月下旬:拟定论文框架结构,查阅文献,写出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 2012年第12期
[2] 李博,董亮.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年第10期19-21页
[3] 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