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23 10:39:3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目前我国已处于新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协调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是与之相矛盾的是我国居民幸福感评价陷入停滞的困境。联合国公布的《2020年世界幸福指数报告》显示,在全世界156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居民的幸福指数仅为5.124,为此,提升我国居民幸福感,实现居民幸福感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已迫在眉睫。幸福感是根据自身感知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评价,是人们用来衡量自身生活质量和幸福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2021年9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之处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1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幸福感。在此背景下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提升我国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 研究目的

1. 探寻互联网使用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研究一方面分析互联网使用、居民幸福感的统计特征;另一方面考察互联网使用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探讨互联网使用对于主观幸福感具体影响,分析互联网使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性以及作用机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互联网对于居民幸福感的研究,最早始于心理学相关文献。在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中,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呈现正向影响。Kraut等 (1998) 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于人们社会交往和心理福利的影响, 结果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增加了情绪的低落感和孤独感;Shapira等 (2007) 聚焦于老年人群体,认为互联网使用可以提升老年人群体的幸福感并降低他们的低落感和孤独感;Omrani等(2015)主要研究互联网使用与工作满意度,认为互联网使用能提高工作满意度;最近Lu amp; Kandilov(2021)的研究也认为互联网的使用会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但也有一些学者持有相反的观点,Clark amp; Senik (2010) 认为互联网使用会加重人们对收入的比较程度。Lohmann (2015) 在其研究中认为互联网使用提高了人们的心理需求,降低了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Sabatini amp; Sarracino(2017)的研究表明在线社交显著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并从中引出观点的分析方法。为了全面了解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本项目对互联网使用与居民幸福感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了多类型相关研究资料。在已研究成果基础上,全面了解互联网作用,利用现有资料,研究分析互联网使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性以及作用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鹏. 互联网使用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城镇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 软科学, 2014,28(10): 139-144.

[2]申琦, 廖圣清, 秦悦. 网络使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21(06): 99-113.

[3]周广肃, 孙浦阳. 互联网使用是否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基于家庭微观数据的验证[J]. 南开经济研究, 2017(03): 18-3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