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小麦纹枯病又称小麦尖眼点病,主要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该病在世界主要小麦产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在我国呈现明显北移趋势,对北方冬麦区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冬小麦优质高产的严重障碍之一[1]。虽然已初步获得稳定的小麦纹枯病抗源,但尚无较好的抗病品种应用于生产。目前我国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三唑类杀菌剂拌种或喷施井冈霉素。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单一或同类杀菌剂,小麦纹枯病菌已出现对药剂敏感性降低现象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化学防治效果明显下降[2]。
水稻纹枯病由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是世界性水稻病害,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三大病害之一。随着矮秆、多蘖良种的推广以及施氮量和密植程度的增加,其危害日趋严重[3]。近30 年来,南北稻区纹枯病发生均逐渐加重,成为限制水稻高产和稳产的主要障碍之一。国内相关科研工作者采用菌丝融合分类法,对辽宁、广西、云南、广东等地的水稻纹枯病菌进行了研究,多核丝核菌主要为AG1-A 融合群,双核丝核菌主要为AG-Bb 融合群,这两个融合群在生理形态上有一定差异[4-5]。水稻纹枯病菌菌群构成复杂及遗传的变异性为该病的防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由于缺乏长期高效的抗病品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水稻纹枯病的主要措施。
目前在我国,由于一些常用杀菌剂抗性问题严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杀菌剂作为一种替代药剂而得到推广,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琥珀酸-泛醌还原酶(succi-nate ubiquinone reductase,SQR)[6]。由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作用位点单一,其抗性风险备受关注。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研究旨在建立水稻纹枯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分别对氟唑环菌胺和苯并烯氟菌唑的敏感基线,探究实验室条件下稻、麦纹枯病菌对氟唑环菌胺和苯并烯氟菌唑产生抗药性突变的可能性及所获抗药性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以评估两种病菌对氟唑环菌胺和苯并烯氟菌唑的抗药性风险。其关键问题是能否成功筛选出抗性突变体。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试验方案:
1.材料
在未使用过氟唑环菌胺和苯并烯氟菌唑药物的品种试验区域采集标样,经常规组织分离获得水稻纹枯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的菌株若干株。将供试菌株分别转入PDA 斜面,小麦纹枯菌在4℃恒温保存备用,水稻纹枯菌在常温下保存备用。
4. 研究创新点
氟唑环菌胺和苯并烯氟菌唑是先正达公司近年来开发的两种新型的SDHI类杀菌剂,研究氟唑环菌胺和苯并烯氟菌唑对稻、麦纹枯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和评估其抗性风险,可以为该类药剂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年9月至11月:建立起稻、麦纹枯病菌对氟唑环菌胺和苯并烯氟菌唑敏感性基线,利用紫外诱导和药剂驯化,筛选抗性突变体,测定抗性突变体的适合度,分别评估稻、麦纹枯病菌对两种杀菌剂的抗药性风险。
2017年2月至4月:补充完成试验,整理结果,撰写毕业论文和研究论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