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沿江高铁场站文化融合设计——武进站方案C2开题报告

 2022-11-18 23:37: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背景南沿江城际铁路是沪宁间继京沪高铁和沪宁城际之后沪宁通道的第三条高铁,江苏省又一条东西向快速交通走廊。

线路始于南京江宁,始发南京南站,途径镇江句容,常州市金坛区、武进区,无锡江阴市,苏州张家港市、常熟市,止于在建的沪通铁路太仓站苏州太仓市,全线客运专用正双线,设计时速350千米/小时。

项目自2011年省铁办联合地方政府发起项目建设征询直至2018年省政府领导正式宣布项目启动,项目精心筹备、深入论证,现已完成环评立项批复、主体招标、初步方案以及场地准备等大量前期工作,并进入方案深化、优化等实质性建设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沿线各场站所在城市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发展沿革、物产风貌、民俗风情、经济文化、城市发展等相关领域实地系统调研和资源条件分析。

提炼每个沿线城市发展脉络、文化内核和城市精神;沿线各场站所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研究,特别是高铁场站区域城市控制性详规研究。

分析项目场站规划与所在区域城市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商业配套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结构逐步细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张,高铁站前广场的枢纽功能愈发清晰,以往的空间附属模式已无法满足其现有的性质定位,因此,将高铁站前广场作为独立的城市公共空间纳入城市整体空间体系已成为一种共识[1]。

站前广场的性质也逐步由普铁时期单一的交通空间逐步转化为集合交通、公共服务、景观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然而由于设计观念的滞后以及理论指导的不足,使得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广场在设计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为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视觉效果,其规模盲目求大,以至于资源浪费严重;交通组织缺乏合理性,不同交通流线出现相互交叉的现象;功能组织单一且缺乏统一设计;景观的地域性表达不明显,城市门户形象不突出;绿化形式单调,不够人性化等。

因此,在站前广场的设计中如何抓住地域特色,在景观塑造中如何避免出现千站一面的现象,从而达到场站整体环境与城市历史底蕴和发展文脉相匹配的和谐统一、充分实现站城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1.设计方案本案依托当地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构建文化景观广场,需要将设计与车站建筑和周围交通流线作为整体考虑。

围绕站城融合、场站一体、韧性景观、海绵城市打造具有金坛特色的站前广场。

2.研究策略宏观层面通过对站前广场的城市背景与周边环境的分析研究,运用因地制宜,挖掘彰显城市特色的策略,为金坛站前广场的景观塑造奠定较好的文化基础; 中观层面针对广场自身,分别从用地规模(整体规模、平面尺度)、交通流线(平面单一式、立体高效式)、功能空间(功能分类、布局模式)进行研究,运用整合空间,适地形成情感共鸣的策略,营造宜人的用地规模、适地性的交通组织、人性化的功能空间,吸引人群的进入使用,唤醒地域认同感; 微观层面在充分挖掘城市特色、合理整合广场公共空间的前提下,运用高铁站前广场的各项景观元素(硬质景观、软质景观、景观照明系统以及标识引导系统),依据细节设计,凸显地域人文环境的策略,通过地面铺装多元化、广场植物本土化、水景小品主题化、照明标识人性化的具体手段来完善文化传承性景观的塑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根据选题要求进资料归拢、查询与收集。

第二周: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撰写开题报告。

第三周:研究电子地形图,并查找相关设计案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