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研究背景: 扫地机器人最早来源于伊莱克斯、戴森等领衔的吸尘器行业。2002年伊莱克斯在原有高质量吸尘器的基础上,开发了“三叶虫”——全世界第一款全自动扫地机器人。随后iRobot公司先后生产了7代家务机器人Roomba,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代表产品。近十年来在扫地机器人不断发展进化的同时,一些玻璃清洁机器人、除草机器人也都陆续被研发面世。在未来,扫地机器人仍然会不断进化,在静音、定位、友好服务等方面开拓发展,真正实现智能扫地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在国内兴起的时间,大概是2010年左右。从百度搜索指数显示,2010年后,关于扫地机器人的搜索关注度呈现一路上升的趋势。这与国内扫地机器人产业化相关,国内扫地机器人先驱开始涉足这块业务也主要是在2010年前后。随后随着市场需求培育和产品不断更新迭代,扫地机器人在终端的关注度逐渐升温。扫地机器人针对的目标用户是所有家庭(考虑家庭地面结构,主要是城镇家庭),产品的需求痛点是为了解放繁忙的现代人,解放双手。用更智能化的机器代替人。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扫地机器人也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人们可以依赖扫地机器人来完成扫地清洁房屋等打扫工作。但是目前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场所、功能范围比较小,作为新科技产品不易被家庭消费者接受,市场认知度和信赖度较低,尚需要长时间的市场培育。“静无痕”作为新品牌,与其他扫地机器人品牌相比,优势并不突出,竞争压力比较大。本课题会在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定位树立品牌形象,并为之设计,使之能够融入更多的家庭。
研究目的: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着重解决“静无痕”扫地机器人在市场培育过程中的认知度及知名度障碍,整个课题研究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1) 我这次想通过扫地机器人的策划与推广。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巧。希望通过精心的改善创新,可以扩大产品受众群体的欢迎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提升产品销售量。 (2) 找出其策划推广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进行调整和改变。 (3) 找准品牌定位,根据“静无痕”扫地机器人独特的形象进行策略性的广告策划推广。 (4) 提高“静无痕”品牌知名度与认知度,扩展其客户群。 意义: 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会作为大学专业课学习的总结,可以把大学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一作品将是作为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一份答卷。这次的课题,可以将大学所学到的设计手法、技能等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作业中,并能够通过这次的作品,巩固所擅长的领域和发现薄弱的部分,这对走上以后的工作岗位很有帮助。 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实施,研究新科技产品如何克服市场认知率低和客户陌生感的一系列策略和方法,探索新型科技产品迅速提高知名度与认知度的合理有效路径,建构新科技产品更容易为市场接受的品牌视觉形象理论与方法论。在策划过程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锻炼自身的能力,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通过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设计,达到满意的效果。我想通过这次毕业设计,锻炼自己将艺术审美与实践功能相结合的能力,让我的广告策划作品兼具美观与一定的实用性,达到艺术为人服务的目的。同时,也能通过毕业设计锻炼自己规划时间,做好筹备工作,思维预想与实际情况能相符合的能力。 |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静无痕扫地机器人具有安静、好用、无痕迹、自放清香剂等特点。是智能化的扫地机器人,实现了扫地拖地二合一,静无痕扫地机器人会向着更人性化、更智能化方向发展。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静无痕扫地机器人的市场环境分析、消费者分析、营销提案、广告创意设计提案、媒介提案、广告预算等。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市场环境分析 从市场方面来说,主要分析近年来扫地机器人的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静无痕”扫地机器人在市场试销的反响等情况。 (2)竞争对手分析 从竞争对手方面来说,对市场现有相似品牌进行横向纵向的详细了解比较分析,比如其他品牌的历史、优点、缺点、客户群定位、对广告推广的主题等。并对主要的竞争对手的营销手段、媒介、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3)消费者洞察 从消费者方面来说,对扫地机器人购买者的文化程度、购买习惯、购买行为、日常生活媒介内容接受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 (4)自身SWOT分析 从自身方面来说,对“静无痕”扫地机器人进行SWOT(即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以寻找突破点。 (5)确立主题方向 通过对“静无痕”扫地机器人的调查研究制定推广主题以及3个以上分阶段的主题,并采用相关活动媒介进行宣传推广。 (6)视觉创意表达 通过手绘、摄影、影像等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设计作品的创作,充分表现“静无痕”扫地机器人效果的特点以及“静无痕”品牌特有的理念特色,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预期目标:带着策划目的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挖掘,对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有意思新颖的突破点;通过对各类媒介的了解,选择合适的形式,制作系列的作品,最后达到广告策划推广的目的。 在这过程中,我会融合现代元素,考虑设计思路和相应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方案,并进行具体的形态设计,学进行分析比较,不断改进,吸取优秀作品的精华,寻找灵感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另外要研究表现形式和技巧,按照表现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介方式,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设计手段,设计出3种媒体形态10个以上的作品,完成6000字以上的策划书。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翻阅查找大量有关扫地机器人以及广告策划的书籍、期刊文献资料,考察各种表达形式。 2.问卷调查法。 做出问卷,去了解各种扫地机器人的销售量以及购买者的购买习惯等,采集需要的相关信息。 3.观察法。 根据本策划案的研究目的,去实地、考察各大超市以及便利店等市场,观察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以及购买偏好。 4.个案调查法。 调查成功和失败的个别宣传案例,得出本策划案最为适当的广告策划方法。
(二)研究步骤: 1.查阅有关广告策划的书籍,学习并研究表现方法和技巧等,做好相关搜集。 2.实地考察市场上的扫地机器人品牌,尤其是主要竞争对手,了解的其他企业特色和独特文化,采集有用信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3.根据“静无痕”扫地机器人品牌的经营理念,受众人群定位以及本身品牌的特点,进行广告策划。 4.构思视觉表现手段,定期与指导老师交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解决创作中遇到的一切问题。 5.完成完整的报告撰写,对所完成的作品做合理的布局安排。
|
4. 参考文献
4.主要参考文献 |
[1] [日]植条则夫.广告文稿策略:策划、创意与表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 金其立.广告原理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 陈培爱.广告策划与策划书撰写[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4] [日]山本一郎.品牌赢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 王肖生.现代广告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 赵兴元.广告原理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 卫军英.现代广告策划[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8] 陈瑛等.广告策划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 赵路,李东进,韩德昌.广告理论与策划[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10] 熊超群.营销广告策划实务[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4; [11] 韩光军,贾维光.广告策划人员培训与管理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2] 周公立.现代广告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3] 吴柏林.广告策划与策略[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14] [美]杰克西瑟斯,罗杰巴隆.广告媒体策划(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 姜旭峰,杜俊飞.广告策划与创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
5. 工作计划
5.具体进度安排(包括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
(一)第七学期 1、第七学期第8周进行毕业创作动员报告会,辅导学生志愿选择指导教师,讲解毕业创作和文本撰写的选题范围和要求; 2、第七学期第9周按照教师与学生双向志愿完成毕业分组。 3、第七学期第11周由指导老师负责辅导学生确定课题,12周(11月25日)前完成选题申报表填写并上报系部; 4、选题申报表通过后 第13周(12月2日)指导老师向学生发放任务; 5、第七学期第14-15周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撰写开题报告,第15周(12月16日)前完成开题报告并上交系部; 6、第七学期第16-19周进入素材收集及构思和完成调研; (二)第八学期 1、第八学期第1-6周进入正常的毕业设计创作,完成初稿(安排中期检查); 2、第八学期第7-9周,深化创意辅导阶段; 3、第八学期第10周,正稿完善与完成制作; 4、第八学期第10周(4月28日前),完成正稿打印制作并布展; 5、第八学期第11-14周,完成策划书、设计说明文撰写; 6、第八学期第15-16周,毕业创作评阅与答辩(以学校统一时间为准); 7. 第八学期第17周,完成毕业设计材料归档.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