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性元素之一。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去除磷,因此,开发高效、经济的除磷技术迫在眉睫。
脱氮除磷颗粒污泥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新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脱氮除磷颗粒污泥技术和除磷微生物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在脱氮除磷颗粒污泥的培养、运行和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工程。
研究重点包括:
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不同类型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性能颗粒污泥系统脱氮除磷效能和运行参数优化
例如,Zhao等[1]研究了不同碳源对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发现挥发性脂肪酸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脱氮除磷颗粒污泥中除磷微生物性能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除磷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脱氮除磷颗粒污泥的理化性质分析:分析颗粒污泥的粒径、沉降性能、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质,以及污泥中的有机质、氮、磷等化学成分含量。
除磷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鉴定主要的除磷微生物,并分析其丰度和多样性。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室模拟实验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脱氮除磷颗粒污泥中除磷微生物性能进行系统分析。
1.实验材料:从稳定的脱氮除磷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采集颗粒污泥,并进行富集培养,以获得高活性的除磷微生物。
2.实验方法:
颗粒污泥理化性质分析:采用标准方法测定颗粒污泥的粒径、沉降性能、比表面积、有机质、氮、磷等指标。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和转录水平深入解析脱氮除磷颗粒污泥中除磷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代谢途径,为优化颗粒污泥除磷效能提供更精准的理论指导。
2.系统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除磷微生物性能的影响,揭示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代谢规律,为构建高效稳定的脱氮除磷颗粒污泥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3.探讨优化运行参数、投加化学物质、构建新型反应器等强化除磷微生物性能的策略,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促进脱氮除磷颗粒污泥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喆,杨晓,彭成,等. 温度对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21,42(1):138-148.
[2] 王晓蕾,张杰,刘雨. 不同碳源对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短期内强化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18,39(9):4233-4240.
[3] 李亚峰,张建,王淑娟,等. 碳源对污泥厌氧释磷和聚磷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19,40(8):3557-356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