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各大城市都在兴建或准备兴建地下工程,这就可能涉及深基坑工程。
深基坑工程的突出特点是,其设计与施工除了需要保证深基坑工程自身的技术合理与安全外,还需要控制其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本次工程具有较大的工程量,各个单位之间的开工时间比较靠近,工期较紧且具有较多的工程施工任务,不同工程之间具有较大的施工协调难度。
因此,需要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的确定,做到精心组织、科学部署,此外,还需要对项目内外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从而使得工程顺利进行能够得到保证。
(2)本次工程具有较大的占地面积,且楼层较高,因此,在控制质量的过程当中,应将准确测量定位、平面与空间测量放线作为重点目标。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李晓朋(2019)在其研究当中认为,我国不断发展的经济以及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都使得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样化的建筑,而这也使得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得到了促进,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实施的过程当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应将具体设计方案作为基础来进行施工,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合理、有效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应用。
而为了保证支护设计技术中不会有不良现象出现,还应做好良好的建筑工程基础,从而使得整个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4. 研究方案
(1)对本项目的概况进行研究探讨,确定该项目的简况、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施工用规范与方案编制依据;(2)制定基坑支护方案以及降水施工方案。
明确施工进度计划以及保证措施、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并做好与其他单位的协同工作;(3)对基坑以及周边环境变形监测与应急预案进行设计。
首先勘查基坑周边环境,此后明确监测的目的与原则并制定基坑监测方案、应急预案。
5. 工作计划
1周 了解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要求,进行英文翻译2-5周 对该工程的工程概况进行探明,明确工程的简况、工程地质条件、施工用规范以及方案编制依据等。
6-8周 对基坑支护方案、降水施工方案进行确定,并对方案进行反复修改,直至方案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9周 设计基坑周边环境变形监测以及应急预案。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