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代桥梁工程技术,是伴随着桥梁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市场需求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方面交通运输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人们对交通运输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带动了公路及城市立交的全面发展。
从施工方便、运营经济、受力合理以及行车平稳舒适等角度,对桥梁结构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手段的提升,为较复杂结构的计算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预应力小箱梁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针对曲线梁桥边板分析,悬臂可伸长长度不一,使用Midas与CAD进行结构构图,以及悬臂配筋强度计算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课题关键问题:(1)根据施工程序,正确建立平面杆系有限元模型,正确输入有关条件,进行结构分析,得到关键截面内力,并进行配筋计算。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包括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包括结构抗裂验算、挠度验算等;(4)认真阅读已有桥梁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全面掌握桥梁结构设计的要点;(5)认真分析施工方案,正确划分施工程序。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预应力桥梁因其能充分发挥材料的高强性能,从而达到节约材料、工程经济的目的。
相对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还能一定程度上消除建成后可能产生的裂缝,提高结构耐久性等优势而被广泛运用。
由上述统计数据可知,我国中、小跨径桥梁数量约占桥梁总数的89.3 070。
4. 研究方案
一.根据任务书和说明确定3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的基本数据资料 二.构造设计 1.桥梁分析;2.边梁计算;3构造的拟定与设计;4.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三.作用内力计算 1.施工阶段划分;2.建立Midas模型;3.永久作用内力计算;4.可变作用内力计算;5.作用组合 四.预应力筋的估算及布置 1.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估算 2.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要求估算 3.确定预应力筋布置结果 4.预应力损失计算 五.布筋后内力计算及组合 1.列出各项内力计算结果;2.布筋后各项内力组合;3.配筋后各项内力组合计算 六.边梁截面验算 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3.短暂状况构件应力验算 七.悬臂范围计算及预应力度验算 八.绘制相关设计图纸
5. 工作计划
周次 工作内容第1周 了解毕业设计有关要求,熟悉所给设计资料,考虑结构设计方案第2周 编写开题报告第3周 完成结构布置,进行电算建模第4周 进行电算建模5~6周 完成上部结构内力计算,上部结构配筋计算7~8周 完成极限状态验算,绘制结构布置图;9 绘制配筋图。
10 整理计算书,完成论文初稿11 论文规范性检查、图纸质量检查12 毕业论文定稿并打印装订成册,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准备毕业论文答辩13~14 论文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