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我国占地面积极大,横跨多个气候区,项目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垂直气候分带显著,冬春季寒冷干燥,多寒潮入侵,夏无酷暑,常有劲风。
区域性温差较大,自北而南,气温随海拔降低而升高,降雨量则相反。
有些区域由于地域问题,桥梁成了该地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气候问题给桥梁设计带来很大的难度。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课题关键问题:(1)该山区跨线桥的方案比选; (2)桥梁上部结构内力计算:桥面板内力计算、恒载计算、活载计算、内力组合; (3)主梁配筋; (4)配置预应力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5)对截面进行抗裂性、压应力、挠度、锚下局部承载能力等的验算; (6)桥梁下部结构和基础的结构验算。
(7)独柱墩桥梁的抗倾覆性验算; (8)抗震验算; (9)指导性的施工方案。
2.课题进展中的难点(1)桥梁各部位的施工规范的熟悉程度、主梁的配筋、各部位的图纸绘制,山区桥梁由于地质和地形等地理限制,导致桥型具有不对称性,所以桥梁上部结构的配筋将是需要攻克的难点;(2)建模软件桥梁博士的学习与应用,如:施工阶段的划分、变截面模型的生成、预应力筋的布置;一个合理的桥梁抗震结构体系具有传力路径不间断、桥梁保持整体性的特征,正是由于该桥跨度不等,桥墩高度有差异等特点,因此对于桥梁的抗震验算也是课题的另一难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一)桥型比选:连续刚构桥:常用于大跨、高墩的结构中,桥墩纵向刚度较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基本上属于一种无推力的结构, 而上部结构具有连续梁施工的一般特点,因此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
连续刚构桥的另一个特点是主梁保持连续,这样既保持了连续梁无伸缩缝、行车平顺的优点, 又保持了T构不需设大吨位支座的优点,同时避免了连续梁(存在临时固结和体系转换)和T构(存在伸缩缝问题) 两者的缺点,养护工作量小。
此外,连续刚构施工稳固性好,减少或避免边跨梁端搭架合龙的难度。
4. 研究方案
根据已有桥梁的设计文件以及图纸,剖析设计重难点,掌握桥梁设计的要点;认真分析施工方案,正确划分施工阶段;根据现有设计图纸,正确建立模型,正确输入有关条件,进行结构分析,得到关键截面内力,并进行配筋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验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结构抗裂验算、挠度验算等)、持久状况与短暂状况的构件应力验算等。
最后运用CAD软件,绘制桥梁平面布置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等。
5. 工作计划
第 1 一 4 周熟悉毕业设计原始资料、相关知识的复习、软件学习; 第 5 周方案比选,完成开题报告; 第 6 周拟定推荐方案的结构尺寸,选取计算简图; 第 7-9 周借助文献示例,形成初步设计方案,运用桥梁设计软件 MIDAS,MIDAS 建模 第 8-10 周荷载组合,内力计算 第 11 周预应力钢筋估算、配置; 第 12-13 周抗剪设计,截面设计,横向分布计算; 第 14 周验算及数据整理; 第 15 周绘制施工图; 第 16 周编写设计说明书, 计算书; 第 17 周资料整理、装订、准备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