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苏州博物馆为例开题报告

 2022-11-27 14:00:1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时代的进步和教育观念的革新下,“教教材”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课程资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博物馆资源作为2011年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都强调的一种重要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充分开发和利用博物馆课程资源也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历史教科书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课程资源,其优势不言而喻,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教科书难以细致归纳人类全部历史。因此,如果仅利用历史教材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引入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博物馆本身就具有教育职能。国际博物馆协会曾提出博物馆是一个“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的非盈利性机构,肯定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将博物馆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依托于学校教学,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对中学生历史教育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文主要研究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苏州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资源的教育作用,梳理苏州博物馆馆藏资源与现行部编版中学历史教材的匹配程度,从核心素养角度探讨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新方式,设计研学活动连接博物馆教学,最终为博物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提出新思路。

首先,通过实地考察,了解苏州本地博物馆资源。分析博物馆资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其具备的四种特征。依据部编版2016年教材,对比研究苏州博物馆资源与教材的匹配程度,探讨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从核心素养角度分析如何将博物馆资源引入历史课堂,设计研学活动,最终达到为博物馆资源等课堂资源的运用提出新方法。以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历史不再有距离感,更真切看到历史呈现出的面貌为目的,实现历史教育教学的进步。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通过从网络、文献室和图书馆等途径,搜寻专著、期刊、论文等资料,对已有的研究资料进行查阅、了解、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有关“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博物馆资源”等研究问题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有创新之处的研究课题,并以查阅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相关素材和理论依据。

2.实地考察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3.国家文物局:《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2007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 20年6月至20年9月 确定论文选题,接受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并按任务书要求完成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

2. 20年10月 完成开题报告。

3. 20年11月至次年1月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