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udy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Occupation Matching开题报告

 2022-12-22 11:50:5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如今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庞大的求职队伍和企业对人才素质具有高匹配性和专业性的要求的情况下,求职者出现了由于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而导致的难择业,就业难的情况。相对的,企业因此会花费更多人力与财力资源进行筛选、培养人才。

近年来,将人格特质和职业匹配度相结合的研究有Science的一篇文章 Findings from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Reveals New Findings on Science (Social Media-predicted Personality Traits and Values Can Help Match People To Their Ideal Jobs)该文章提出人们正确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有利于找工作,并认为组织行为学作为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对其的研究也有利于对人格特质与职业匹配度的课题的研究。就组织行为学领域,斯蒂芬.罗宾斯和蒂莫西.贾奇的《组织行为学精要英文版第11版》详细的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就人格特质为主的研究而言,研究人员主要专注于互联网数据,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分析应用三大领域。互联网领域如史更虎的《微博使用行为预测大五人格特质》从互联网行为痕迹大数据来研究线上线下的人格特质差异。教育领域如Walter Emmerich,Donald A. Rock,和Catherine S. Trapani的Multiple Personality Domains in Relation to Occupational choice and Performance Among Established Teachers. 研究者考察了教师从业者的兴趣、五因素模型、归因与职业选择和绩效的关系。认为教学专业的选择与学生对艺术和科学的兴趣、对经验的开放性以及对积极课堂事件的内在归因密切相关。心理健康领域如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相关的马前广的《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思考》与王军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与人格特质关系》,中学生部分有石伟的《中学生大五人格特质、手机依赖、手机使用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该研究系统的从大五人格理论出发,由研究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的数据,从而进一步研究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职业匹配度为何如此重要?高翔威,郭亮和徐江琴的《职业匹配度影响因素研究评述》中认为帮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需要严密的职业规划。而职业匹配度是职业规划的重要一环,阐述了职业匹配度的重要性,以及匹配率受多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关于匹配度的研究还有池于慧的《专业与岗位匹配度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运用了美国职业心理咨询专家威廉斯在帕森斯的职业指导理论进行实验研究,也就是著名的“职业 指导三步法”。展开了匹配度对员工的归属感,绩效等的关联研究。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人格特质分析为心理学范畴,是以大五人格理论为基础进行五因素(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性、外倾性)人格特质的划分。五个因素分别依次体现出人们的智能性倾向,人际关系性倾向,对规则认同与遵循倾向,情绪反应性和一般心理倾向,由五个因素构成人格总体。并且广义存在,具有普适性,不以语言、文化、种族等的不同而不同。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开展了以其为基础的各项研究。不同的职业大类需要的人格特质的侧重不一样,将划分为不同的需要类型进行研究。

预期目标:通过写这篇论文让求职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心理学人格特质的相关知识并可以运用在找工作中,并提高自己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让阅读该论文的读者提高对人格特质与职业事项的关注。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步骤及采用的研究方法:

1)引言。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论文结构及研究流程。

(2)阐述人格特质与大五人格理论的定义、影响因素。有条理的解释好基础的概念,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其在心理学上的发展历程。并详细解释五个人格类型各自的特点。为后文的研究打好基础。并且列出影响每个人格类型的因素。

4. 参考文献

[1] WALTER EMMERICH al. Multiple Personality Domains in Relation to Occupational choice and Performance Among Established Teachers [J]. ETS Research Report Series, 2004(2)4.

[2] JEFFREY. J. YANKOW. Some Empirical Evidenceof the Efficacy of Job Matching in Urban Labor Markets [J]. International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2009(2):233-24

[3] SCIENCE, Findings from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Reveals New Findings on Science (Social Media-predicted Personality Traits and Values Can Help Match People To Their Ideal Jobs) [J]. Science Letter,2020.

5. 工作计划

1、第七学期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3、第八学期1-4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4、5-14周学生撰写、修改论文[11周:交一稿; 14周:交二稿];

5、15-16周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文, 写出评语,

给出建议成绩;

6、 16周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